|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传承历史文脉 让淮南子文化浸润校园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传承历史文脉 让淮南子文化浸润校园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2/11 10:50: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付莉荣 实习生 赵宇 摄影报道)12月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安徽理工大学第八届“楚风汉韵”淮南地域文化宣传月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由该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楚淮之声网络思政工作坊主办,化工学院、淮南子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以“推进淮南子文化在高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旨在彰显学校特色育人理念,通过展览展示、专题讲座、主题征文、游园游艺等特色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期间举行了淮南子文化专题展览,淮南子文化认知、成语典故感悟、二十四节气体验、经典阅读推广四个分会场活动同时进行。通过看图猜成语、翻译《淮南子》语句等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淮南子文化体验,在互动中感悟到淮南子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淮南子文化浸润校园。

为发掘与《淮南子》有关的文化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宣传月期间开展了主题征文活动,同学们围绕与《淮南子》典籍相关的故事、阅读感想、读书修养,与淮南子文化相关的个人经历、故事等进行创作,散文、诗歌、记叙文、议论文等题材的103件作品精彩呈上,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及书中的神话传说、成语典故、二十四节气等方面,学生们用心用情书写淮南子文化故事。

此次宣传活动在学校楚淮文化体验区基础上增加了《淮南子》认知园和二十四节气观测点标识牌,丰富了景观小品内涵,学生们可沉浸式体验淮南子文化,在二十四节气观测点,学生可以结合观察花草鸟虫的变化体会物候转变、节气轮回,既能了解先民的大智慧,又能感悟光阴的珍贵,从而丰富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体验,促进人格和精神的健全发展。

让大部分同学受益匪浅的是淮南子文化专题讲座,以“《淮南子》的治国理政思想”为题,从汉初社会背景、刘安人物介绍、治国理政思想、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提升淮南子文化理论修养。学生们表示,以后自己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淮南子文化的宣传中,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