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大托管”助百万亩农田迎丰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大托管”助百万亩农田迎丰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9/19 10:46: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月15日清晨,寿县立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广银来到田头,进行日常田间管理。他托管的200亩水稻即将迎来丰收,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

近年来,寿县推进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以前一年种一季水稻,只能挣个1万多块钱,到了冬天地就闲着了,挺可惜的。现在稻田托管出去,每月打工还有收入。”在寿县安丰镇谷贝村,正在种粮大户合作社田地里干活的村民李圣芬说。

聚焦农业生产“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和出现部分秋种季节性抛荒等薄弱环节,寿县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线,充分发挥村基层组织“统”的作用,激活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居间服务”的功能。

谷贝村党总支书记王教宇告诉记者,农户将耕地生产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委托给遴选确定的专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连片,统一供种,全程机械化耕作,无人机洒药施肥,让农业生产更高效。种粮大户李方迅托管了近千亩耕地种植水稻。他告诉记者,今年丰收在望,预计亩产水稻1200斤。

有问题随时求助“农管家”,小甸镇杨圩村种粮大户陈立刚由此成了种地的“好把式”。“植保全程服务,今年每亩玉米至少增收200斤。”陈立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农管家”,是淮南市推行农业生产托管的重要一环。在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办公区域集聚农资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技术支持等相关单位,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

淮南市还推动多家保险公司量身定制农业保险新产品,综合保底收益和生产成本,以小麦700元/亩、水稻1300元/亩的保额,为种植大户“托底”。

今年,寿县25个乡镇、255个村、12.14万户、1332个服务主体参与全程“大托管”,签约全程托管耕地面积115万亩。

眼下,寿县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家坤告诉记者,农业生产“大托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了农民、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合作共赢。

《安徽日报》9月18日二版报道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