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非遗技艺传承“圈粉”青少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非遗技艺传承“圈粉”青少年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4/17 9:27: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8个人身着彩衣,抬着木阁,在乐曲的伴奏下缓慢前进;木阁上,5岁的小演员扮演不同人物,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动作。4月10日,在寿县正阳关镇文化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抬阁肘阁”的教学正在进行。

“双目平视观六方,耳听八方心不惊,前进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非遗“抬阁肘阁”第三代传承人、56岁的民间艺人黄学军向学员们传授着动作要领。

近年来,寿县持续加强非遗推广与传承工作,启动了“楚韵遗艺·青年传承”寿县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组建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较为稳定的非遗传承青年人才队伍,常态化开展非遗研学培训工作。

“左手打板、右手敲鼓,循环练习,熟练后再加唱腔,注意吐字一定要清楚……”4月8日,在寿县文化馆广场上,76岁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寿州大鼓”传承人魏明华正在向年轻学员们传授“寿州大鼓”演绎技巧。

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学员李勋都认真模仿,在边学边记中慢慢揣摩。他告诉记者,正所谓一字不清,观众发晕;一句不通,观众发蒙,作为“寿州大鼓”爱好者,他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大家要注意节拍,跟着我的节拍走……”在广场另一角,70岁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寿州锣鼓”传承人罗西林面对年轻人,一边击打着节奏,一边讲解。

在罗西林的带领下,30多岁的爱好者徐艳练习得有模有样,激昂洪亮的锣鼓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锣要三分打七分捂,面部表情要愉悦,肢体动作要丰富,这样才有感染力。”罗西林不时指点,徐艳学得津津有味。

“非遗要传承,青年有责任。我们把年轻人召集起来开展研学培训,通过展现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推动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激发青少年传承非遗的热情和激情,推动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团寿县县委书记徐梦亚告诉记者。

下一步,寿县将把非遗传承与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结合起来,推动非遗进景区,努力打造具有寿县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王友唐

《安徽日报》4月14日7版头条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