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一部突显“淮南特色”的淮河文化论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一部突显“淮南特色”的淮河文化论著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4/29 11:46: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重读《两淮文化》

在现有不多的淮河文化研究论著里,安徽大学陈广忠教授于上世纪末撰写出版的《两淮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书,时至今日,抚卷重读,仍能让人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浓厚的“淮南特色”“淮南风韵”。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两淮文化》与其他淮河文化研究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关于淮河文化的专著较为有限,《两淮文化》作为俞晓群主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的一部,十分及时地弥补了长期以来淮河文化研究缺少专题论著的不足,为此后学界进一步推动淮河文化研究的良好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安徽学者的淮河文化研究影响突出。

陈广忠教授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南人”“淮河人”,长期从事《淮南子》、淮河文化以及古典文献学研究,学养深厚,其所著《两淮文化》一书不仅具有扎实谨严的学术功底,而且体现出热忱浓郁的乡梓情怀、乡土气息,成为“淮河人”研究论述“淮河文化”的优秀著作。

《两淮文化》尽管出版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学术文化价值的减弱或消失,相反,如若深细重读,仍能领略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优点,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重视文献,考证有据。由于作者在古典文献学领域有着精深的造诣,因此《两淮文化》从始至终,在具体论述过程里都表现出对基本文献的高度重视,善于广征博引,详实考证。如:书中第一章《崛起东南话淮夷》结合甲骨文字、典籍文献对“淮”“夷”的考释,认为二字的字源意义既反映出“淮水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特点”,也“很能体现淮水流域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章《两淮:中国道家的故乡》对“老子”“彭祖”等道家先贤的姓名、籍贯、故里等生平情况的阐明,也都是在比较扎实的文献考证与辨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文献意识的突出,体现出作者所具有的良好的“朴学”学风,让其观点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是别具独见,不落窠臼。学贵新识,《两淮文化》一书对淮河文化的探讨,有不少观点即使在现今看来,也并不过时,仍然颇具启发之功。如:第一章第七节《楚都晚照》中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经营两淮地区的历史进程划分为“独霸、争衡和独霸的三个阶段”,认为“在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两淮的交汇中,楚文化构成了淮河地域文化的主体”;第二章第三节《战国道家——庄子》中结合古文献、古文字及历史地理的相关资料深入考证后,主张“庄子所居之‘蒙’,即今安徽蒙城”,“完全切合司马迁之记载”;第四章第二节《八公山豆腐》对“豆腐起源”问题的考证论述,同样是在注重历史文献、出土文物、自然地理等多种资料相互辅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豆腐源于西汉初期的淮南王刘安,出自这位饱学的侯王和他的众门客之手”的观点。书中类似这些充分体现作者学术“独见”的地方有很多,虽然有的观点不一定能够成为学术定论,学界长期以来仍有所争鸣,但无疑的是,作者基于严谨考证而后论述的“独见”,具有可贵的学术启发意义,值得研究者重视。

三是视角多样,内容丰富。《两淮文化》对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淮河文化”的研讨展示,采取了专题论述的方式。全书四章实际上可看作是淮河流域发展史、道家思想家、两淮政治家、淮河民俗文化等四个专题,章“少”而“节”多,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这种专题论述的方式,反映出作者对淮河文化既有多重的考察视角,也力图“择要”而写。对淮河文化的系统研究,绝非一本书所能完成,任何学者在撰写淮河文化论著时都会遇到如何实现整体把握、要言不烦的难题。更何况,学界对淮河文化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化之中,有不少理论问题、历史问题都一时难有定论。作者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用专题论述方式完成《两淮文化》一书,客观来说,是一种明智适当的做法,有利于发挥自身的学术所长,避免冗而寡要、大而不当的空洞论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确保了该书的学术质量。

四是乡土情深,特色鲜明。如前所言,《两淮文化》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始终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尤其能体现出“淮南特色”来。作者成长于安徽省淮南市的淮河之滨,又是研究诞生于淮南这方热土的道家巨著《淮南子》的知名学者,因此书中对寿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子》、淮南豆腐为代表的“淮南特色”有着不同于其他淮河文化内容的亲近重视,研讨与着墨较多。如第一章第六节《吴楚鏖兵争两淮》、第二章第五节《道家之大成——〈淮南子〉》、第四章第二节《八公山豆腐》等。除“专节”体现“淮南特色”外,作者在探讨其他淮河文化的内容时,也时常会重点使用《淮南子》的文献资料以作考证,如论述大禹治水、赤松子、楚国令尹孙叔敖、屈原与楚辞、汉代黄老思潮等。这种对“淮南特色”的体现,赋予《两淮文化》一书别样的乡土韵味,与其他研究者所写的淮河文化著作有所不同。从中亦可见,作者对“淮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有着自身特定的地域视角,蕴藉着深沉的乡土情怀,这让《两淮文化》成为一部严谨而有“温度”的淮河文化论著。

《两淮文化》的优点是突出的,但作为较早的淮河文化研究著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书中对淮河文化所具有的“水文化”特质及“流域差异性”的体现仍不充分,容易使人模糊“淮河”作为大河文明载体所具有的丰富复杂的“水文化”蕴涵,也让人不易于更深入地认识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省份在文化发展上的各自特点及异同。作者对古今淮河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理论把握有所欠缺,重在论“史”而疏于论“理”。此外,全书所论述的淮河文化专题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必要,而且个别地方的细节论述存在瑕疵。但是,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就整体而言,《两淮文化》一书在淮河文化研究史上可谓是一部长远具有学术启发价值的优秀著作,其突显出的“淮南特色”令人印象深刻!(高旭)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