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掩耳盗铃与齐人盗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掩耳盗铃与齐人盗金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4/29 11:45: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成语典故“掩耳盗铃”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阐述明知是掩盖不住的事情,还要想方设法去掩盖,落得自己欺骗自己的结局,已成为千古笑谈。多用以讽刺那些做事不想让别人知道,却偏偏又引起他人注意的人。

无独有偶,还有个可与“掩耳盗铃”相提并论的成语典故——“齐人盗金”,一个类似的荒唐可笑故事,后常被人们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该典故出自于淮南王刘安所编《淮南子·氾论训》,原文为:“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於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大意是说,有个齐国人偷金子,在街市正繁华热闹的时候,看到金子拿着就走,被捉住后,有人问他:“你怎么敢在集市里偷金子?”那人回答:“我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这正是满脑子里装的都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忘了自己到底是谁和在干什么。

两则故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志所欲则忘其为矣。仅为一己私欲而不顾社会法治和公德秩序,最终落得成为千古笑谈。其不仅人格丧尽,还可能因之身陷囹圄。此类令人鄙夷嗤笑,目光所及、睹金失义忘耻的愚蠢行为,后常为人用来形容自欺欺人的谈资。

毋庸置言,金钱器物确实好,至少能给拥有者带来物资上的安逸与享受,但绝不应成为做人做事的终极追求目标。上述两则成语典故告诫世人,牢记贪欲是祸的道理,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法德底线,以内无妄思来保证外无妄动。如果怀私纵贪,见利忘义,不守规矩,无视法纲,只见金和欲而不顾义与耻,不仅会受到道义上的指责之外,还可能会触碰法律红线,惹祸上身。(程晋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