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市司法局“三民三办”打造法律援助便民升级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市司法局“三民三办”打造法律援助便民升级版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10 10:30: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司法局坚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基本定位,紧扣困难群众所思所盼,着力实施“三民三办”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法律援助便捷化水平。截至7月底,全市指派法律援助案件3757件,完成全年任务的88.4%。

谋惠民、一次办。市司法局紧扣“受援人希望了解的”和“需要受援人了解的”两大重点,健全受理、指派、承办、回访等环节制度近10项,形成配套、联动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机制。积极推广和引导群众通过“12348安徽法网”“皖事通”等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来申请,实现法律援助“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真利民、协作办。市司法局优化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审批事项工作机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提供材料有难度的受援群体,探索通过开展异地协作、信息共享机制,有效破解异地法律援助立案难、调查取证难、执行难、成本高等问题,力争无差别化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为1116位农民工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求便民、就近办。在落实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的同时,市司法局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容缺受理”“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代办制”等便民措施,在全市9个法律援助中心、205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1083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均可申请“就近办”,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