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要紧,只要流的是清水就是安全的。我们几个专门负责看守这里,一旦有异常,立即上报。”7月28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淮河大堤安成镇石头埠村值守点采访,在该村自排涵管网下方堤坝背坡边建立的一处“反滤围井”旁,值守人员孔维行介绍说。
石头埠村位于安成镇最西边,紧邻淮河东岸,淮河从这里绕了一道弯,然后向东奔流。7月22日深夜,村民孔维行和吴长山在巡堤时发现,自排涵管网下方的堤坝背坡边有水流出,他们用铁锨拨开表层,有更大水流冒出,带有泥沙,很混浊,跟淮河水一样。孔维行伸手试了试,发现手臂能伸进水流出的地方。今年65岁的孔维行是村里的一名“老防汛”,经历过多次淮河洪水,他很快意识到可能是出现了管涌险情,遂立即上报。后经抢险人员几个小时的奋战,7月23日凌晨4时30分左右成功将险情处置。
“险情处置后,我们村就加强了值守,省市水利专家也多次来到现场指导,建起了反滤围井。”石头埠村党支部书记廖延慧介绍,村里安排了专人24小时不间断看守,主要是观察“反滤围井”内的渗水量,是平稳、增大还是减小,每一个小时拍一张照片,一旦水流量增大,就立即向指挥部上报。
水利工程专业出身的安成镇农业办主任王迎春介绍,“反滤围井”是堵塞堤坝管涌的一种临时抢护措施,在堤坝管涌出口处用砂石土袋筑成具有反滤作用的圆形围井,并在其上放置放引水管,使井内维持一定水位,以降低渗流速度,不致扩大漏洞。(记者 张明星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