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让更多人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让更多人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1 8:42: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个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 2149户居民成为引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带头人
日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5月1日,三个市级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已有2149户居民办理了垃圾分类智能卡,成为引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带头人。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据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省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文件精神,我市于今年4月印发了《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试行)》(淮分类办〔2020〕1号),对垃圾分类使用范围、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分类标志等多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5月1日,垃圾分类试点在文明村、南山村、恒大绿洲三个居民小区正式启动。5月7日,《淮南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为2020年年底前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人人参与,但目前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仍需提高、推进力度还需加大、宣传教育需要深化和资金投入有待落实等困难和问题。

对此,市城管局将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机关等活动,发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发动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党政机关先行,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强化日常督导,加强垃圾分类治理质效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垃圾分类收运配套体系,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地方性立法工作,明确源头减量、监督管理、保障措施、责任义务、公民行为规范、奖惩机制等,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刚性约束,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据了解,广大市民对于垃圾分类都有参与热情,但很多市民不清楚具体如何分类?对此,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做了相关解释,建议居民家中重点设置两类垃圾桶。

据介绍,根据《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试行)》,我市生活垃圾实行四分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具体来说,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范畴里,居民家中重点是分好其它垃圾和易腐垃圾,也就是做好干湿分类。因为其它垃圾和易腐垃圾的比例,在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占比较高,大概在70%-80%,所以家中重点设置这两类垃圾桶就行。有害垃圾产生的比例很小,目前每个小区都设置了一个有害垃圾投放点。同时,对于可回收物,居民可单独投放或者是直接出售可回收物,以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

自5月1日正式在三个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到现在两个月了,居民参与情况和成效如何?据介绍,在垃圾分类市场化公司和小区物业、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积极行动下,截至6月20日,文明村、南山村、恒大绿洲等3个试点小区共设置13套智能设备,21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亭,130只其它垃圾桶和50只厨余垃圾桶;注册办理2149张智能卡,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有奖问答奖品1690份、致社区居民朋友一封信3287封、厨余垃圾袋2674卷、环保袋1986个。

在这三个小区居民热情参与下,各类回收物累计投放已超过1800公斤,回收纸类物品约885公斤,塑料物品约380公斤,纺织物品约368公斤,金属物品约218公斤,有毒有害物品55公斤,厨余垃圾约5.8吨。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采取上门宣传、逐户排查、分类有奖等方式,推动小区居民办卡全覆盖。(记者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