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5/22 7:40: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脱贫攻坚工作涉及曹庵镇、史院乡2个乡镇20个行政村。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史院乡尹祠村、涧坝村)、贫困人口1661户2289人。经贫困人口自然增减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1户2030人。2014—2019年,全区累计投入各级专项扶贫资金3799.15万元,完成了2个贫困村出列、1313户2181人脱贫任务,未脱贫人口4户14人,全区贫困发生率由4.25%降至0.02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512.73元增加到10479元,年均增幅33%。

从1661户到最后的4户,这一串数字,无不显示着田家庵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5月19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了田家庵区,实地采访脱贫人物和扶贫基地。

他们自强不息主动 “摘帽”脱贫

五月的淮南,骄阳似火。5月19日上午,在田家庵区曹庵镇街道上的一家修鞋、锁具店里,一阵“嗒嗒嗒、嗒嗒嗒”的缝纫机声,从店内传出,双下肢残疾的店主杨维山正在这里为一名顾客缝补牛仔裤和鞋子。一名从附近陈巷村而来的顾客,对着采访人员,连连称赞杨维山价钱公道、技术精湛。

杨维山是大树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原本一家四口和老母亲一起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美满,没想到2016年一场车祸夺去了他妻子的生命,那场车祸让原本就行动不便的杨维山成了双下肢残疾,他一度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车祸后,当地政府和扶贫专干不断上门走访,为他申请了产业大棚和光伏帮扶、孤儿金等一系列救助,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又从精神上鼓励他重燃信心。面对当年发生的事情,杨维山心存感激,他说,“我要感谢政府,让我赶上了好时代了,是他们没有放弃我,让我有信心继续生活。”在重燃斗志后,杨维山一家又重新走上了生活轨道,2017年就主动脱贫“摘帽”。

“双手掌心相对,十指相互交叉夹在一起,沿指缝相互揉搓……”。5月19日上午10时许,在曹庵镇中心幼儿园的一间教室,一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这里教幼儿七步洗手法。这名女教师叫孙雪婷,也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出生于1998年,回顾过去,对孙雪婷来说,既不幸又幸运,不幸的是她从小父母双亡、没有双亲的关爱,幸运的是,政府没有放弃她,让她衣食无忧。2014年,经过当地村干部的摸排、走访、调查,孙雪婷被纳入大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她实施了孤儿救助金、产业到户大棚、光伏等一系列帮扶,这些帮扶政策保障了她的生活。2017年,孙雪婷顺利地考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干部又为她申请了雨露计划等教育上的帮扶。2019年底,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又进入曹庵镇中心幼儿园实习,在有了一份实习工资后,孙雪婷申请脱贫摘帽。

据介绍,为了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切实强化党的领导,田家庵区实行区、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20名县级干部、20个区直部门定点帮扶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510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1054户贫困户,保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0个村驻村工作队稳定,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

5月19日上午,在曹庵镇曹庵村的1号产业扶贫基地,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塑料大棚在这里矗立,大棚内的瓜果长势喜人,洋溢着即将丰收的喜悦。

据润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毛远明介绍,该公司流转了三百亩土地,种植草莓、甜瓜和酥瓜。2018年,曹庵村设立了1号扶贫基地,1号产业扶贫基地总投资100万元,由政府全额投入,建设了大棚70亩,共112座。产权由贫困户共同所有,为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产业帮扶。大棚一部分由贫困户自己经营,对于缺劳动力、缺技术的贫困户通过公开拍卖经营权的方式,委托该公司实行“大户带动”经营管理,在基地的带动下,这些贫困户都实现了产业脱贫增收。

在史院乡的一个小型产业扶贫基地,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8个塑料大棚内有的刚种植完草莓正在进行翻地,有的则种植了酥瓜、西瓜,正值结果期,一眼望去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2018年,这里建立扶贫基地后,通过网上招标的形式,8个大棚一年收入在12000元左右,带动五户贫困户通过分红+打工等形式摆脱贫穷。

据介绍,近年来,田家庵区加大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各级专项扶贫资金3799.15万元。发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3254千瓦、实现资产收益446户,建设产业扶贫基地6个414.94亩、由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622户发展产业脱贫,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产业脱贫667户。通过“一自三合”模式,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7户1435万元。推广“四业一岗”就业扶贫,帮扶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311人次。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史院乡尹祠村位于田家庵区最南端,紧邻瓦埠湖畔,村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建筑——尹家祠堂,村名也由此而得,是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传统特色村落。2014年,尹祠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现在还有两户9人。

在采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这两户贫困户尹若夫和尹若埂都是因病致贫,预计今年会高质量地脱贫。

今年45岁的尹若夫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2017年查出肺癌后,一下子有了生命已到尽头的感觉,当时很担心老婆、孩子的未来生活,而每年二三十万的医疗费用也压得他喘不过气。因病致贫后,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有产业大棚、光伏的收入和低保兜底,两个孩子还有助学金、助学贷款,另外,他和妻子还在村里担任着几个公益岗位,拿公益补助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医疗费上,每年只要交5000元便能享受就医全免的优惠政策。在采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尹若夫家的屋顶是彩钢瓦的,以往,每到下雨时,尹若夫的家中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根据“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尹若夫家房屋漏水也被维修好了。

尹祠村的另一名贫困户,49岁的尹若埂同样因精神和肢体残疾致贫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每年各项总和3万多元的扶贫收入。

据了解,从2016年以来,田家庵区改造贫困户C级危房13户、维修房屋113户,接通自来水管网入户233户,贫困户改厕347户。全面落实健康医疗、教育资助、低保五保综合性社会保障、贫困户农业用水减免生活用电补助等扶贫政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落实帮扶政策8项以上。

图一:杨维山正在店内缝补

图二:孙雪婷正在教幼儿七步洗手法

图三:曹庵村1号扶贫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酥瓜的成熟度(记者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