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网络在线培训 ,想说退款不容易!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网络在线培训 ,想说退款不容易!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7/4 10:09: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线培训学习也越来越普遍。不过,学习者还需多留些心眼,以便出现纠纷时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就有市民致电淮河早报、淮南网热线,讲述了自己在线学习所遭遇的一番经历。

刚试听就被联系劝报名

小程是淮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在今年5月份,用手机上网浏览信息时,看到一条名叫洛基英语的英语在线培训学习的信息。看到可以免费试听时,小程就在网上进行了注册,并预约了免费试听课程。“一开始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听一听,想先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一节课刚听了20多分钟,就有一位自称姓聂的培训老师联系我,说他正好有一个名额,可以先交首付,让我报名。”小程介绍,之前她对这家英语在线学习的培训机构一无所知,后来通过网络搜索才了解了一些,“公司总部在上海,感觉是一家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也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最终,在这位聂老师的劝导下,小程报了英语口语班,需要在线培训学习6个月时间,总费用为8700余元。

小程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首付款要交2000元,由于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刚开始时,那位聂老师让她先交1000元,说他可以帮垫付1000元。但在5月21日,小程交付了1000元后,那位聂老师又说公司不允许帮学员垫付。在5月22日,小程就又交了1000元。而剩余的费用,小程就在与这家培训机构合作的一款网络贷款平台上办理了分期贷款。

不想学申请退款却被一拖再拖

“从5月31日开始上课,在线学习了3个星期,感觉没学到什么内容。”小程介绍,每个星期有两节课,一节课2个小时,最开始从26个字母开始教,后来又教学音标,学口语读法等。根据合同,在试学的头一个月内如果没有进步可以申请退款。小程就联系这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想学了,要求退款。然而,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却不断地问她,为什么不想学?为什么要退学?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小程提供的一份合同中看到,其第七项关于退费政策第一款写道:“零风险承诺:乙方根据本合同向甲方支付课程费用后, 甲方保证为乙方提供高品质的课程,并予以承诺:乙方在从第一次课程(启动课)开始 30 天内,认真听课,且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如果仍没有任何进步,乙方可随时向甲方申请退还全部课程费用。【仅退还课程费用,报名费等实际发生的费用不予退还】”

小程介绍,6月22日,她第一次跟联系报名的聂老师提出想退学,他说退学的退款会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联系,之后再发消息就没有回复,电话号码也成了空号,联系不上了,后来才得知这位聂老师辞职了。之后,小程跟这家培训机构的一位潘姓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协商退学退款的事情,对方也一拖再拖,就是不明确表示给退款。眼看头一个月的期限将要结束,而且距离办理的网贷第一个还款期6月25日已经过了期限。小程联系网贷平台,对方表示如果不及时还款,将会产生逾期记录,会被上报到征信系统,将会影响她的个人征信。小程向对方说明了情况,想终止贷款,对方表示,需要小程和培训机构协商,只有培训机构告知他们终止才可以。

多方投诉寻求帮助终答应退款

小程的朋友小吴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由于之前担心被骗,他就拨打了上海市民服务热线12345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移交给相关管理部门处理。由于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结果,6月28日,小程和小吴联系到淮河早报、淮南网,希望寻求帮助。当天,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先是联系了这家培训机构的潘姓工作人员,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之后,又拨打了培训机构的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退费要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执行。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咨询了淮南市消保委,工作人员建议联系上海当地的消保委处理。之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又拨打了上海市消保委投诉电话,反映了相关情况。

7月1日下午,小程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目前,培训机构和网贷平台都和她进行了联系,网贷平台在7月2日前将贷款撤掉,终止还款,培训机构也答应将取消培训课程,并退还相关费用。

随着暑假来临,在此也给想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网络在线培训学习的市民提个醒,选择网络在线培训机构要谨慎,要选择正规的信誉好的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合同条款的约定,必要时可以咨询律师,同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时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张明星 实习生 邵壮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