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贫困地区从表象上看是物质的贫困,但从深层来看,其实质却是思想的贫困、精神的贫困、观念的贫困,说到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的贫困。
因此,中央才反复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从根本上补足“精神短板”。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缺乏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而只是一味地强调物质扶贫和纯粹服务,就会出现“干部干、群众看,坐等好处送到家门上”的现象,从而导致好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的养成,最终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非常有必要运用“党建思维”,通过充分发挥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亦通过村党组织书记身先士卒“领路”,党员、干部不敢人后“闯路”,贫困群众主体参与“铺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从内心深处明白“日子过得好既要靠国家政策帮还要靠自己苦干”“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道理,真正凝群众之心、聚众人之力、融百姓之智,形成“人”“从”“众”的脱贫攻坚“核动力”,让党建工作产生出耀眼的“链式反应”,使贫困群众在物质重建的过程中,实现精神重塑、思想凝聚和信仰构建。(高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