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见证40年大型征文 > 陈敬之与陈派花鼓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陈敬之与陈派花鼓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22 9:18: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陈派花鼓灯是安徽花鼓灯中一个重要流派。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2006年5月,凤台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氏流派花鼓灯创始人是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陈敬之先生。陈老于2012年9月去世,享年94岁,他把一生的时光全献给了挚爱的花鼓灯艺,被社会各界尊称为“花鼓灯艺术大师”。

陈敬之,原名陈孝恭,号敬之,艺名小蜜蜂、一条线,尤以“一条线”最为著名。他生于1919年8月,从孩童时就学跳花鼓灯。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善于学艺,融会贯通,他的颤、颠、抖“三字经”,舞步上的“风摆柳”,形体上“三掉弯”,扇花上“三指夹”等,都堪称花鼓灯艺术的经典。特别是他在学习、发展“清音唱法”后独创的“弦子灯”即一条线调,对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特色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独特的陈派花鼓灯舞蹈艺术。 

在淮河两岸,提起陈敬之,可谓盛名远播。他的艺名“一条线”是有来历的。青年时代,他表演的兰花(花鼓灯中的女角)以其感情细腻、身段优美、扮相俊俏、舞姿活泼而在淮河两岸渐渐有了名气,人人交口称赞:“这个小兰花像有线扯着一样,跳起来如同一条丝线在水中摆!”从那时候起,“一条线”的美称就传开了。民谣传道:“‘一条线’扭一扭,倒下九十九;‘一条线’回头看,起来一大半;看了‘一条线’,三天不吃饭;听了‘小蜜蜂’,无被可过冬。”这是沿淮群众对陈敬之花鼓灯高超表演艺术的由衷赞扬。

在长达8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视艺术为生命。他的陈派花鼓灯舞蹈以“淮畔幽兰”饮誉中国舞蹈界。他创立的花鼓灯“陈派艺术”,独树一帜,技压群芳,为花鼓灯艺术的历史增添了无限光彩,在中国舞蹈界享有很高声望,他被专家誉为国宝级艺术大师。

凤台陈派花鼓灯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陈派花鼓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陈敬之挖掘、整理、编创的节目代表中国与国际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引起轰动。陈敬之独具审美个性的艺术表演及创造,是他对中国乃至全球舞蹈艺术的特殊贡献,在世界民间舞蹈艺术宝库中也占有着一席之地。由他撰写的《我谈花鼓灯教学》、《安徽花鼓灯的开“法”、提炼及其他》等成为花鼓灯教学的指定教材。他创作的独舞《游春》已成为安徽花鼓灯的优秀传统剧目。

为了弘扬和发展花鼓灯艺术,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授、研究花鼓灯技艺,穷尽其力保护、传承、发展花鼓灯。在陈敬之的倡导下,陈派花鼓灯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地普及发展。

1984年,凤台县委做出抢救花鼓灯艺术的决定,筹备成立了县花鼓灯艺术培训班。1992年,与安徽省艺校联合开办了花鼓灯艺术学校,2009年7月,经省文化厅、省教育厅授权,由淮南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校升格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花鼓灯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舞蹈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花鼓灯人才。2001年,《淮南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颁布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条例》的各项要求,重点加强了对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形成了文化部门具体负责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保护发展的工作机制。

在凤台,拥有一支专业的花鼓灯艺术表演团体——安徽省花鼓灯艺术团。近年来,它不仅承担省、市、县重大演出任务,频频活跃在国内各个舞台,更是多次代表祖国,走出国门,参加在土耳其、泰国、英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国内外关注及一致赞誉。建成了凤台县陈氏流派花鼓灯原始生态村,系统地对陈氏流派花鼓灯艺术进行保护,2006年11月,省文化厅正式命名陈老的家乡新集镇陈巷村为“安徽花鼓灯陈氏流派原始生态村”;2011年6月,又命名陈巷村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为花鼓灯传承人和老艺人建立个人艺术档案,在生活上给予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对优秀年轻传承人实行特殊政策,留住人才;花鼓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全县经常性开展花鼓灯艺术展演、锣鼓大赛、花鼓灯推剧业余大奖赛,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安徽省花鼓灯会等。

灯舞舞风情,今朝更动情。享有“东方芭蕾”之美称的凤台花鼓灯,不仅是最具影响力的徽文化品牌,而且是汉文化民间的典范。我们相信,在凤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台陈派花鼓灯这朵艺术奇葩,定会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陈 明)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