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瓦埠湖理论视界 > 讲看齐、见行动、求实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讲看齐、见行动、求实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1/22 9:26:0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12月13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看齐意识,强调党校姓党,要求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来进行。看齐意识提出以后,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一起形成凝聚全党精气神的“四个意识”,引起全党上下的巨大反响。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性质及其承担的责任使命决定了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全党同志必须有自觉的看齐意识,必须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成为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残酷的战争时期如此,今天执政的条件下也应该如此。否则,对党的伤害是可以想见的。

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一切工作置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在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过程中取得的。以往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政令畅通,这和看齐意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也有所区别。政令畅通属于自上而下的要求,而看齐意识强调从下而上主动贯彻政令和要求,是从调动全党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提出来的。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必须经常看齐、主动看齐、做到真正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这不是一般问题,而是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全党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我们的党就会号令统一,令行禁止,具有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就会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

古人云见贤思齐。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看齐不仅是一种政治担当,更是一种精气神的凝聚。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党员干部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抖擞精神,牢记使命矢志不移,主动向中央部署的要求看齐。党员干部强化看齐意识,就是要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坚定执行上级决策,坚决落实上级部署,真正做到上下一心、步调一致,表里如一、奋发有为。

讲看齐,想看齐,不一定就能做到看齐,看齐意识也不是想确立就能够很快确立的。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铭记共产党人的政治身份,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上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讲看齐、见行动,必须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党的领导核心,使学习讨论成为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的过程,成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过程。要对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烂熟于心,在贯彻中央重大决策时不打折扣,不走形变样,真正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强大合力。要时刻在党纪党规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言行,廉洁自律,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讲看齐贵在见行动,见行动贵在有实效。全市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讨论,做到知行合一,坚定地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变为实际行动,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淮南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员干部要让讲看齐真正落实到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型发展、破解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难题的战略部署上,落实到奋力建设美丽淮南的具体工作中,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王家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