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推进美丽淮南建设 > 昔日脏乱的七小路大变模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昔日脏乱的七小路大变模样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9/29 7:33: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区文明创建向小街小巷延伸
昔日脏乱的七小路大变模样

“妈妈你快看,这条小巷变得好漂亮啊!”26日一大早,当八公山区七小的孩子和家长走在进校的七小路时,突然发现原先又脏又臭的小巷大变了模样,路面变得干净、宽敞了,散发臭味的垃圾没有了,连两边的墙壁也粉刷一新,看着非常舒心。

据了解,八公山区第七小学坐落于八公山区土坝孜纬六路中段,经过约800米的小巷才能到达校门口,小巷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因学校而得名七小路。该路宽约3米,道路两旁是运输公司家属区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家属区,属于棚户区,居住着约2000多人,使用的是老式公共厕所和老式垃圾池。因基础设施较差,污水排泄不畅,这条七小路常年充斥着刺鼻的臭味,加之上下学的时候存在的占道经营现象,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孩子们的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这条道路的状况,让居民享受安静、整洁、祥和的环境,近日土坝孜街道对该路段进行了全面整治。整治中,为了让孩子能在周一上学的时候享受到整洁的环境,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终于在周日将这条小巷整治完毕。据悉,此次整治共拆除10个乱搭乱建的小棚子,拓宽了道路;对使用几十年的老垃圾池予以清除,换上绿色垃圾桶10个;对臭水沟进行清淤,全部铺设水泥盖板,共400米;粉刷两侧墙体共计约4500平方米。通过治理,老街巷焕发了新面貌,顽疾得到彻底根治。在此居住多年的李老太太看到环境大变样后,高兴得拍手叫好。周围的居民也交口称赞,称这次文明创建真是让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也感受到了区政府大力整治百姓居住环境的决心。

八公山区作为资源型老工矿区,棚户区多、破旧支路多。据土坝子街道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以来,区委、区政府全力推进文明创建活动,街道坚决按照区委主要领导提出的“面上铺开,重点推进,以点带面,不留死角”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属地责任,坚持把让百姓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作为目标,真正提升生活质量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对辖区主次干道路进行整治之后,又将文明创建工作延伸到小街小巷,实现全覆盖。这次共整治了包括七小路、水泥厂路、锦绣南路等多个支路,为百姓实实在在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肯定赞扬。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努力,巩固创建成果,打造长效管理体制。

图:通过整治,七小路变得整洁又宽敞。

(记者 柏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