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弘一法师对于生命的怜悯与敬畏之心令人感动。
前些天坐公交车,我听到旁边一个讲话声音很大的年轻人说:我走路哪管红绿灯,赶时间时我只管走我的,我就不信哪个车敢撞我。刚才我过马路,有两辆车都突然在我经过时踩了急刹车——他敢撞我试试看!说话时的表情丰富,充满了骄傲与炫耀。这种无知者无畏的事情在现实中大可不必做,毕竟是在拿生命开玩笑。试想若有一辆汽车刹车不及,那酿成的苦果由谁来品味呢?我行我素的外表下丢了那颗敬畏之心。
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人之为人的良知与德行的恪守。
还在上小学时,到了农忙时节,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父亲总带上我下地收割庄稼。
那时村里没有几台拖拉机,乡亲们基本上都是用板车拉着收割下来的庄稼往场上去。田地离得较远,都想多装载一些,父亲自然也不例外。田间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车子上的庄稼堆得高,遇上颠簸,就会歪向一边。父亲一如在生活中为整个家掌舵一样,在车前方掌着车把,两只手臂尽力保持平衡,绳子便深深地勒进了肩膀。这时的我则拿着把铁叉在车后面用力向前顶。常常是眼睁睁看着车子侧翻,却无能为力。
父亲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身子已经弯了下去,两个膝盖因为用力而跪在了黄土地上。车子还是没有扳过来,侧翻到路的一旁。平时就寡言少语的父亲没有说话,拍拍大块的泥印,用手按了按膝盖处,而后默默地操起铁叉将散落旁边的庄稼往车上装。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一季的收获时节都会上演。父亲常常累得双膝跪地,碰上下雨天,浑身都沾满了泥浆,可这对于经年累月从土地里刨食吃的农民来讲,那是一种敬畏和感恩……
前些日子母亲突发脑梗,住了半个月的院治疗后回家休养。我赶在周末回老家看她。时值初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细细的春风吹到身上还有些寒意。我边敲着关闭的大铁门,边嘱咐母亲慢一些来开门。透过门缝,我看着母亲蹒跚着脚步,缓缓地走过来,又缓缓地打开门,我喊了声“妈”,却看见母亲只有一只脚上有鞋子,另一只脚上的白袜子已经被地面上的雨水浸湿了。经过两周的恢复,母亲讲话尽管还是比以往慢一些,但能听清楚了:我记得门没有关呀?怎么鞋子也不在脚上呢?
我搀着母亲朝屋里走去。心想:母亲能完全恢复是最好,即便不能行动自如了,我和两个妹妹都是母亲坚实的依靠,我们会将这回馈之爱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
人行走于天地间,心怀敬畏之心,应该懂孝道,知感恩,明进退,守得底线。
作者简介:
顾正龙,安徽淮南人,教师,发表散文、诗歌630余篇(首)。
(谢家集·顾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