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光停留在画像上,与其说她是一千多年前的花靥夫人,不如说她是现在的菁菁。只是,虽然以现代的菁菁做模特,画像上的女人仍然散发出古代仕女所特有的气质——闲散、安适。我开始佩服画像的作者,能够把模特身上的现代感摈弃掉,这绝不像把模拟古画的赝品做旧那样简单。于是,我说:“画得很传神,画像的作者是……”
“就是我刚才说过的中央电视台的那位美工,叫许文强,菁菁的男朋友。”
我又是一阵诧异,菁菁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有男朋友。
“因为花靥夫人的生平几乎是无可稽考,史料是也只有只言片语,所以,这间展室很空,菁菁说,这是历史留给她的空白,她正好可以进行大胆的创作。”
“花靥夫人,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我读着画像旁边的文字,寿阳,是我的家乡——这座县城在历史上的郡名。我接着读:“在县城以北十五公里处有花靥夫人墓。”我不知道家乡还有这座古墓,也不奇怪,我成长在一片红的激情年代,古老的东西是不能从地上冒出来的。我更不清楚宋武帝的女儿为什么葬在这里,想想看,宋武帝的都城应该在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而这里离南京几百公里之遥。据我所知,在南朝的时候,这里还经常发生战争,战争使这里一片贫瘠,皇家公主为什么要埋葬在这里?再往下看:“传说寿阳公主春日卧宫檐之下,皇宫里的梅花盛开,一阵微风吹过,点点梅花落在了公主的额上,拂之不去。寿阳公主因这梅花顿显娇媚可爱、俏丽无比。于是,皇宫里的女人纷纷效仿着寿阳公主,在额头上画朵梅花,来扮自己的容妆。时人把这种妆扮称之为‘梅花妆’。”
读到这里,我好像找到了重要的东西,但是一时又难以说清楚。于是,我请求李县长把这段文字和画像给我找一份复印件,我知道,这段文字肯定是菁菁写的,因为只有研习化妆的她才能发现历史上有个花靥夫人。
第二天,拿到我要的复印件后我便离开了县城,此行我的收获很大。
四
花靥夫人的画像就挂在我的书房里,我从家乡回来后就整天面对着她。她的眉眼很美,我知道这是菁菁的眉眼。但眼神中流露的闲情,却不是菁菁所能够具有的。这只是一个人头像,但在我眼里就出现了场景,花靥夫人春卧宫檐下,梅花点点飘落的场景——当然,这是画像旁边的文字告诉我的。卧榻之上的寿阳公主在梅花雨中应该要有所吟咏的,无奈的吟咏?古人的咏物总是要与自己的感情结合起来。如果,寿阳公主在面对飘落的梅花做无奈的吟咏的时候,是否又在对她的感情或者命运进行无奈的吟唱?
画像上的眉眼我已经很熟了,那是菁菁的。幸亏有了这个画像,否则至今我还不认识菁菁的眉眼。我面对着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公主,就像面对菁菁一样。在我眼里,渐渐地,花靥夫人与菁菁已经合二为一了,寿阳公主就是二十一世纪初的菁菁,而菁菁就是一世纪时候的寿阳公主。这个推测让我大吃一惊,要是推测成立的话,寿阳公主的命运就是菁菁的命运,花靥夫人的结局就是菁菁的结局!
我似乎为菁菁的案件找到了突破口,于是,从书架上的二十五史中找出南史卷,希望能看到有关花靥夫人的记载。但是,没有。宋武帝刘裕的女儿中只有会稽公主出现在史书里。再翻看《资治通鉴》,也没查到花靥夫人的芳迹。术业有专攻,我明白了,花靥夫人是菁菁的视野和专业中的人物,是菁菁挖掘出来的,对我而言,她不仅隔着千年的光阴,还隔着千重山啊,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我不会死脑筋地把菁菁专攻的专业自己再去学习一番,而且,花靥夫人也不一定出现在她的专业书中,再说,菁菁等于花靥夫人只是我的一个推测,即使她俩的命运相似,但相陋了一千多年,不同的时代,怎么会让两个女人的生命有相同的结果?(未完待续)
(金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