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建设创新淮南 支撑转型发展 > 星火必将燎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星火必将燎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3/15 8:55: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放眼望去,数十栋菇棚集中连片,颇具规模。

       3月11日上午,记者随市科技局负责同志一行来到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实施点——凤台县尚塘乡安圩村双孢菇生产基地采访,步入菇棚,菇架上一朵朵盛开白色的“蘑菇花儿”显得格外“精神抖擞”,惹人喜爱。

       “去年我们凤台县真菌研究所在尚塘乡实施了科技部星火计划《利用种养业废弃物发展食用菌高效栽培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在安农大和市科技部门大力支持下,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双孢菇产量已由原来的每平方米15公斤提高到了现在的每平方米20公斤左右。”基地负责人孙国辉向记者一行介绍说,“通过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我们筛选出了不同种类食用菌新品种3、4个,建立了种养业废弃物基料栽培食用菌标准,同时,我们推行‘研究所+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带动了区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基地核心区示范栽培达150亩,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及农民200人,新增了50余人就业。”

      在基地料场,记者看到一捆捆稻秸秆堆积如山。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已消耗农作物秸秆近千吨。尚塘乡是我们凤台县的农业大乡,农作物秸秆量丰富,这里还有十多户规模比较大的养殖户,因此在尚塘乡利用万亩秸秆和养殖业废弃物来发展双孢菇具有很好的条件。”凤台县真菌研究所负责人鲁中祝告诉记者说,“科技部星火计划《利用种养业废弃物发展食用菌高效栽培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按照《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要求,以区域内种养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综合利用多项技术,发展种养业废弃物基料化高效栽培食用菌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紧密联系,使这两个行业的废弃物得到高效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农业清洁生产、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实施星火计划项目为带动,凤台县真菌研究所目前已在凤台县丁集、刘集、尚塘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为增强辐射带动力,下一步该所还将在叶集、寿县、石台等地建设示范基地。

      “国家科技星火计划在我们尚塘乡实施以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调整了产业结构,对于产业扶贫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尚塘乡乡长郭永表示,“星火必将燎原,我们乡将紧紧依托星火计划的实施,进一步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培养一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精准扶贫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