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没有专利保护意识,多亏了有区科技局的帮助,他们多次登门宣传科技政策,手把手地指导我完善申报资料,现在我的研究成果有了法律保障,心里感觉特别踏实。”拿着专利证书,谢家集区孙庙乡农民戚良号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据了解,今年4月份,戚良号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芡实脱壳方法及芡实自动脱壳生产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也是我市首个由农民申报的机械发明获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记者在谢家集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区今年分别邀请了市科技局专家和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曹庵现代产业园和淮南工业园开展专利培训,发放培训材料300多份,培训企业专利联络员40余人,有效提高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能力。该区科技局还带领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到黄晶梨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服务,帮助企业挖掘有希望申报的专利点,截至目前,该区今年共申报专利140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专利授权63件,发明专利授权13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谢家集区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工作,主动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申报,指导企业完善申报资料,规范申报程序,今年该区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家。结合区内各企业现状,谢家集区认真筛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科技项目作为载体,争取资金支持,上半年共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农业项目2项,软课题项目1项,申报立项资金219万元。该区还在曹庵现代产业园和淮南工业园内组织企业实施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紧紧围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总目标,我们始终抓住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三大关键环节不放。今年上半年组织区内三家苗木企业赴六安大别山植物园,考察了龙脑樟、梅地亚红豆杉、金钱柳等珍稀名贵树种的引进种植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得知孤堆回族乡文祥畜牧专业养殖合作社遇到了困难时,我们及时送上了他们急需的科技养殖材料和科技创新知识手册,并就合作社如何更好地提高科技养殖含量、有效降低和抵御各种风险等发展中的难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采访中,谢家集区科技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互联网+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谢家集区顺应形势,不断加强农业企业与电商之间的牵线搭桥力度,鼓励特色农业生产企业加快网上销售平台的开通,并大力推进涉农物联网建设。今年,碗碗香豆业有限公司在江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丰浩水生蔬菜合作社在乡妹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分别顺利开通了网上销售平台,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益农瓜果产销服务公司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实现了对育种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的自动精确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涉农企业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通讯员 王震东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