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农、林、牧等多种项目的林下经济,提高了林地综合产出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位于潘集镇的潘集区屯丰绿生园家庭农场,种植经果林400亩,去年在林下种植了100多亩有机花菜,目前已陆续上市。据该农场负责人介绍,“农场准备在有机花菜收获后,在林下各种植100亩酥瓜、西瓜和花生。去年在林下养殖肉鹅和草鸡,也已摸索出一点经验。今年,打算在林下放养5000只皖西大白鹅、5000只草鸡,这样一来,加上经济果实的收入,每亩地每年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钱,还能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力在这里务工。”
潘集区在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完善政策、健全服务、加强扶持”这一主题,引导群众结合实际全力推进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拉长产业链条,既解决了林下土地资源闲置,又实现了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土地综合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林业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技术帮扶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户从一家一户的“松散型”发展模式向“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集约化模式转变,对专业化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每年春季区农林部门都在各乡镇举办林下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户引进和掌握适宜林下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
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入户等活动,积极引进和推广良种良法,建立林下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帮助农民解决林下种、养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户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该区各乡镇、街道还积极与银行协调贷款,帮助农户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已发展林下经济26000多亩,林农间作面积占林业总面积的65%以上,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通讯员 潘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