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贤
千里淮河进入安徽省境内绕了一个大弯,由于水位落差大都分布在上游,进入中段以后就变得十分平缓了,形成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孕育着千万淮河儿女,同时也带来了无穷的水患,三至五年发一次水荒。天苍苍、水茫茫,人财牲畜一冲光,哀鸿遍野去逃荒就是真实再现,直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淮北平原再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淮河人民才发自肺腑地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新集就是淮河北岸的一颗明星,特别是近些年党政国策好,机遇抓得牢,激情创业,欣欣向荣,经济增速,社会和谐。全镇67平方公里,22个行政村,人口逾7万。财政收入超千万,是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重点建制镇,市五大重点镇之一。境内有许多大型企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投新集一矿。
八十年代末,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国投新集开始了艰苦拓荒。白纸规划,深处寻煤,严寒酷暑,百业待兴。仅用了三年时间建成投产,夺得“建设工期短、工程质量好、工程造价低、生产翻番快”四项全国第一,创造了新集速度、新集经验、新集模式,成为全国煤炭行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先后受到胡锦涛、李鹏、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被作为全国煤矿建设范例载入中国能源史册。
新集一矿是国投新集公司的发源地,不仅融入了新集精神,更培育出了优秀的新集人。二十年来,新集人凭借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创造接踵而至的奇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项第一”。走出了一条煤矿建设投资新思路,镌刻着新集人辉煌的奋斗历程,充满了新集人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随着煤炭开采,促进和加快了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拆除搬迁了无序建设的老村庄,新村建设一步城镇化,尝试着“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全国采煤塌陷综合治理新思路。同时做到“失地不失业,塌陷不荒芜,减产不减收”,农民开始了新的创业,兴办企业,建设水上公园,发展深水养殖。就学、就业、就医配套,并为农民办理了各种保障,农民真正进入了安居乐业,童叟皆欢的人间天堂。
千里淮河源源流长,百年新集再放熠光。衷心祝愿新集地矿更和谐,人民更富裕,企业快发展,共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