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热爱淮南的N个理由 > 在淮南与淮河相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在淮南与淮河相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22 15:28: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江 耶

    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遇到河流的,能够遇到河流、河流在城市内流淌的更少更不容易。仿佛上天的安排,我在淮南,自然而然的,与淮河相遇了。上善若水,淮河在城市的腹地蜿蜒而过,两岸的土地、山水次第高出,河流成为精神上的中轴,使这个城市有了灵性,也有了魂;河边的人们临水而居,对大河依赖着,认同着,在内心确定,淮河与我们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我们身体里热烈地流淌的血液相通相连。
    与淮河相遇,是我与生俱来的命运。冥冥之中,淮南早就成为我人生的方向。我在心里认定,我是属于淮河的。我出生的村庄,有一条小河,从西边弯弯曲曲地流过来,在南边为村子规定了界限。在幼稚、好奇、冲动的少年时代,我曾经在某个早上或傍晚,沿着河岸向上走,向下走,想探清它到底从哪里来,又要流到哪里去。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认为那是一个愚蠢的行动,我觉得我可能听从了一个神秘的暗示和呼唤,是生命流程中一段必需的节点。后来,在相关的地理资料里,我知道了这条河叫储城河,是池河的支流。池河呢,在蜿蜒多少道湾之后,最终流入了淮河。就这样,在无知无觉之中,我在根本上就一直在走向淮河,走向淮南。
    与淮河相遇,当然有我多次刻意的奔赴。我在淮河的左右,我被淮河左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怀揣一张学校的派遣单兴冲冲地来到淮南,在淮河北岸的煤矿一呆就是十几年。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多少次,我往返两岸,一次次在淮河上跨越,我的心里都会生出仪式般的庄严之感。由于工作调整,我又来到了淮河南岸生活,仿佛真正进入了淮南。但我的心还在淮河之上。很多次,我或者约几个友人,或者独自一个,跑到淮河边上,坐在一条田埂上,看大河弯曲着身子平静地向远方走去。有时,我还会蹲在水边,用手抄起微凉的河水,让水意丝丝渗入皮肤、身体。我与淮河融为一体了。阳光强烈,我顺着河岸漫无目的地走着。一块长长石板伸进河水,石板上有两个妇人,她们轮番高高举起棒槌,砸向石板上的衣服。她们的后面,就是广阔无垠的淮河平原,平原上田地平整,庄稼长势良好,对人们的富足生活进行了精密的安排,使他们一代一代在这里安心地劳作。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有了流水的气质,对我进行提醒。我真的放缓了步伐,让这一天变得长了,变得更有意义。坐在淮河大坝上,我的目光越过淮河,看到对岸的电厂冷却塔顶端吐出一阵一阵白色的水汽,高大的烟囱上有灰黑色的烟尘弯了几弯,就消失在半空中,它们用能源的符号象征着这座城市正充满了力量,阔步走在发展的大道上。我的目光再收回来,一艘正好漂到了目前,沉重的身体吃水很深,仿佛把大河的水面压得高出了许多,它懒洋洋的,目空一切的样子,保持着一个巨大事物应有的高度和威严。
与淮河相遇,有我意识里的强调和经营。淮河像是我身体中的密码,成为关系里的伦理,向我生命的下游流淌。我跟女儿说,在淮南,我们都是属于淮河的。有时是傍晚,有时是下午,也有一个冬天的早上,我带着我的女儿,一起来到淮河。天色微暗,我们搭乘31路公交车来到高皇码头,分别向把守的人交上一元钱,走上了轮渡。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行人,或前或后,纷纷上来,很快挤得满满的。他们面色各异,心里揣着经过城市的一天,并再一次经历淮河,奔向自己温暖的向往。我们别过身体,趴在护栏上,看宽阔的河面上荡漾着的东西,它们都是淮河的具体内容,是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不远处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船只毫无秩序地漂浮在水面上,它们的杂乱无章像田地里的庄稼自然地生长,使这条河显得很有生气。女儿与河水有着天然的亲缘。下了轮渡,女儿就在河边不走了,她赤脚下了河水,尽情地戏弄着,还捡起了石子,大呼小叫地用力向河中央抛过去。女儿的加入,使这个沉闷的傍晚、凝重的时刻变得生动起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这里仿佛真的是天人合一了,这生生不息的流水,这代代相传的人间,在一个画面里鲜活了。
    住在淮南,淮河主动来到了我的跟前,淮河就在我的窗口飘荡。很多时候,我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北望,看淮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飘荡在平坦坦的绿色田野里,自然弯曲的走向仿佛是被风吹成的,我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她的柔软。淮河多么慈悲啊,她用狭小的身体宽阔地宽容下这个日益膨胀的城市。我在城市地理的高处,街道、商家、走动的人群都在下面,我在同一时刻,因为一条河、一座城进入了同一个故事。淮河正在对这里的天气,土地,植物,禽畜,人民进行影响和决定。大人物管大事件是大历史,小人物有小生活是城市历史不可缺少的必要细节。这应该是决定着城市生命力量的重要秘密,我在参与,我在其中。这是多么神圣事情啊,我在心里高声地慨叹。淮河是一条时间的河,文化的河,情感的河。我曾经设想,如果有一天我有足够多的钱,我就沿着淮河两岸修建一段观光走廊,邀请我的文朋诗友们在墙壁上写诗、作画,把淮河的地理、淮河的文化、淮南的风俗展示出来,让大家有一个完整的精神领地,让所有淮南人、淮河两岸的人内心的乡愁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寄托和安慰。是的,时间越来越快,很多人的心里越来越焦躁,我想把淮河安顿下来,把淮南安顿下来,把我自己安顿下来,使一切相遇都无比美妙、美好。
有了这样一条与我命运紧密相连的大河,我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淮南,有什么借口不投身淮南,全力以赴地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奋斗呢?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