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全
我的老家在寿县,记得上小学时,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白色的衬衫上,回到家,母亲就把这件衬衫放到清水里泡,接着用洗衣粉洗,肥皂搓。费了很大劲也没将那几点黑墨汁洗掉,原本黄豆大小的污点被水一浸,污渍反而变大了。“一件白衬衫,变成了花衬衫,看你怎么穿出去?”母亲拎起没洗净的衬衫抱怨道。就在这时,门邻李妈妈拿来一块肥皂说:“用淮南肥皂准行!”母亲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接过这块淮南皂,她先将肥皂在污渍上蹭了两下,然后手搓水洗,结果污渍竟全被洗掉了。我高兴自不必说,至此我知道了,淮南生产的肥皂最棒。同时也记住淮南这座城市的名字。
我家住在农场的一个连队。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才通上电,不知为什么,那时候这里经常停电,有时一停好几天。天近黑的时候,我们这群爱玩耍的孩子只能聚在一起,望着灯泡发呆。就在我们期待来电的时候。李妈妈却摇着蒲扇对我们说,她儿子在淮南电厂上班,我们这儿用的电都是淮南输送的。她还说,她儿子住的地方一年四季都不会断电,而且用电不要钱。“天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不停电也就罢了,用电还不要钱!”淮南啊淮南,你让我好羡慕!懵懂稚气的我,那时候已萌生对您的喜爱。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我也渐渐长大,对淮南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出自鸿篇巨著《淮南子》一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就发生在淮南,每读《淮南子》就会想到淮南王刘安同他的门客正孜孜以求“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的情景;就会想到他和八仙在八公山上“聚天地之灵气,汇万物之精华”点豆成金,研磨出千古美食豆腐的传说。淮南,一个集文化、美食、矿藏、能源、化工、科技等于一身的传奇地方,怎不让人神往?
也许是前世有缘,也许是追慕已久,1992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淮南的一个国有企业工作,接着在这里安家立业,娶妻生子。这期间,我学会了讲淮南话,学会了做淮南菜,与这里的人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俨然成了地道的淮南人,淮南也就理所当然成了我的家。
说来也怪,一向不恋家的我,自从来到淮南,每逢外出学习和出差一结束,就归心似箭般的往家奔。是外面的世界不够精彩?非也,我去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城哈尔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水乡江南,“天之涯海之角”的椰岛海南。在那风光旖旎,流连忘返的他乡,我只是匆匆地瞄上几眼,便急急朝火车站跑,因为在客乡,即便住豪华的宾馆,也不能让我安然入梦,吃最美味的地方佳肴,也比不上淮南的牛肉汤让我回味无穷。在异乡什么都是陌生的、冰冷的,即便站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也会感到孤独寂寞。听不到乡音,更添了乡愁,只有快些飞回淮南,才是我最安全最温馨的港湾。
随着淮南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通向八方,焕然一新的老城区异彩纷呈;日新月异的山南新区风景如画,高塘湖、焦岗湖、瓦埠湖波光粼粼;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峰峦叠翠,悠悠淮河水绕城而过,这些都是我们淮南人引以为豪的靓丽名片。生活在这样的美景圣地,你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如果我是一株小草,那淮南就是一片森林,她为我遮风挡雨,输送营养。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淮南就是一片最肥的沃土,我的根早已深深扎进她的怀抱,离开了她,我将枯萎。
啊,淮南,您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风景,最温暖的家,最深爱的人!我,怎能不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