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树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回顾历史,无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风景这边独好”的顺利发展时期,我们党总是通过贯彻群众路线来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今天,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我们更应该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打造一种平等、尊重、包容、沟通的新型党群关系,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新形势新特点。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程,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群众的利益诉求也不再与战争年代相同,与改革开放初期也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执政党,群众工作应有新思路来不断适应新形势。那种帮助群众挑水劈柴式的感情认同已不可行,仅仅解决群众温饱也并不足以得到群众的认同。朴素的群众工作在很多方面已经失去它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当前群众最大的需求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从问题入手判断群众的现实需求,扭转“四风”、严惩腐败、克服“三症”,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民心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形势下的精神物质需求。
二要强化自律意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但是,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作风漂浮。腐败的实质是利用公权谋取私利,牺牲社会公众利益使极少数人获取利益最大化。它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动摇了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任何执政党想得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跳出历史怪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政治觉悟,以个体的自律汇集整体的纯洁。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以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干部作风带动整个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要强化平等意识。党员领导干部来自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平等的一员。不能自认为是官老爷,处处高人一等。唯有树立平等意识,才能真正尊重群众,克服官僚作风,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倾听到真实声音、了解到真实情况、掌握到真实材料。当前,群众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应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的技能和途径,要尊重网民,坚持平等沟通,坚持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真正发挥网络问政和网络监督的作用。
四要强化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中国。法治现代化是制度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要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一切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学习法律、掌握法律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
五要强化担当意识。目前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有很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对社科理论工作者同样提出了挑战。但我们必须要有担当、敢作为,绝不把矛盾和问题上交,更不能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把功夫下在平时,准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解读重要文件精神。积极创新宣讲载体,提升宣讲水平,把送理论下基层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手段,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