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台县煤炭开采速度不断加快,采煤沉陷区面积逐步扩大,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是该县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县林业部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步伐。
这个县在采煤沉陷区营造中山杉、池杉混交林,栽植杞柳、垂柳、竹柳,在采煤沉陷区周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形成了乔、灌、草,农、林、牧、渔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应用林-草-牧、林-药、林-菌结合技术,林下养殖鸡、鸭、鹅等,通过林水结合,把沉陷区的治理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以多种手段和模式并进,把沉陷区变成开发区、试验区、生态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该县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将达到30000亩。今后随着治理区生态功能逐步完善并发挥作用,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扩大;降低风速,阻滞粉煤灰、道路扬尘的扩散,吸收空气中有害颗粒并予以固定;降低工业生产、大型汽车发出的噪音,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还将会吸引各种鸟类等野生动物前来栖息,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逐步发挥生态治理区的多功能效益,同时为凤台及周边采煤沉陷区治理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沈 巍 耿文娟 张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