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凤台县进行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凤台县进行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24 7:04: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凤台县煤炭开采速度不断加快,采煤沉陷区面积逐步扩大,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是该县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县林业部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步伐。

      这个县在采煤沉陷区营造中山杉、池杉混交林,栽植杞柳、垂柳、竹柳,在采煤沉陷区周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形成了乔、灌、草,农、林、牧、渔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应用林-草-牧、林-药、林-菌结合技术,林下养殖鸡、鸭、鹅等,通过林水结合,把沉陷区的治理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以多种手段和模式并进,把沉陷区变成开发区、试验区、生态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该县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将达到30000亩。今后随着治理区生态功能逐步完善并发挥作用,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扩大;降低风速,阻滞粉煤灰、道路扬尘的扩散,吸收空气中有害颗粒并予以固定;降低工业生产、大型汽车发出的噪音,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还将会吸引各种鸟类等野生动物前来栖息,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逐步发挥生态治理区的多功能效益,同时为凤台及周边采煤沉陷区治理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沈 巍 耿文娟 张古先)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