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田家庵区对幸福的具体解读。如今,通过不懈努力,梦想正变为现实——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
激战正酣的校安工程建设、拔地而起的廉租房小区、统一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订单式的农民工培训……炙热的盛夏季节,走进田家庵区,一项项民生工程的有序推进,浓墨重彩地描绘着和谐幸福的画卷。
今年省市下达的35项民生工程,田家庵区共实施24项,区为民办实事项目20项。上半年,全区共4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区美好乡村4个中心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套资金1000万元已落实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98397人,参合率达112%;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期,完成培训人次1110人;确认计生奖扶人数294人,发放资金29万元,确认特扶人数318人,发放资金46.7万元。
“一号工程”夯实民生根基
走进该区计生服务站,整洁的病房、干净的床位,让人倍感温馨。“区服务站投入使用以来,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服务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的水平,为广大的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把计生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区计生服务站负责人如是说。
田家庵区加快推进“幸福田家庵”、“四宜”之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把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民生工程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列为区委、区政府的“一号工程”。同时,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分配财力,将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切实将钱用在为民办实事。今年,全区民生工程总投入资金为17911.69万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3127.95万元已全部到位。
为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该区制定了《田家庵区民生工程横向协调推进机制》、《田家庵区民生工程纵向协调推进机制》等规章制度,保障民生工程工作有章可循。公开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且按照“年初有计划、资金有保障、实施有章法、过程有督查、年终有考核”的要求,实行“常督查、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制度,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及时掌握工程情况,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上半年,共开展各类督查20余次。
“包保责任”落实民生举措
“没想到我没花一分钱,社区就上门给我办了居民养老保险。”朝阳街道柏园社区张秀英老人特别高兴地说。原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考虑到她行动不便,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她办理了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
该区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实行区几大班子领导包项目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出台具体工作措施,区政府和各乡镇、民生工程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把目标任务细化到时间段,细化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确保了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问、桩桩有落实。通过健全纵向和横向推进机制,巩固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负责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辖区内对民生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落实责任主体,做到“谁受益、谁管护”,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养护管理。对照政策要求,加大检查力度,补助类项目重点检查了审核、公示、审批等程序是否规范,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位;工程类项目重点检查是否按要求按规定标准建成,是否建立健全运行管理的维护制度;培训类项目重点检查资金管理是否规范等。
改善民生实实在在,惠及群众方方面面。该区民生工程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稳步推进,不断惠及万家百姓,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答卷”,让老百姓生活切实得到改善,也体味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区主要负责人对此感慨道:“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一定要紧紧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充分吸纳好的意见、总结好的做法,努力把好事办好、办出成效、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通讯员 赵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