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21 9:24: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抓好电梯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让民生更有“温度”——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大通区住建部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抓好电梯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实现群众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编织了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电梯更新,让居民“上上下下”更安心

“我们小区2007年建成投用,我所住的高层住宅高11层,电梯已经用了18年,以前经常遇到各种故障,居民都盼着更换新电梯。”近日,记者来到大通区大通街道居仁村小区采访,居民邓家宝告诉记者,如今小区高层陆续更换了新电梯,居民“上上下下”更安心,区委、区政府为居民办了一件贴心事。

高层住宅电梯安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电梯使用年数的增加,因电梯缺乏维护更新而产生的运行故障时有发生,影响了居民正常出行。老旧电梯如何“焕新”,是许多小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切实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大通区住建局按照《关于抓紧做好2024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牵头对辖区内高层住宅小区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电梯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核查电梯使用年限、故障记录、维保情况等,最终确定14部电梯纳入2024年度更新清单,其中居仁村一区、二区各7部。

为确保电梯更新质量,2024年12月大通区住建局对电梯更新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我们坚持公开透明,选择最佳竞标单位,选用‘日立’品牌电梯。2025年4月,施工单位正式进驻小区开始施工,首部电梯于2025年6月经市场局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截至2025年7月,更新的14部电梯已全部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大通区住建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区住建局于2025年8月牵头召开三方会议,完成更新电梯的工作移交,所有电梯已正式移交给小区物业公司管理。同时,根据2025年电梯更新工作要求,区住建局已完成摸底排查符合条件的2部电梯,上报市住建局,于2025年8月公示招标意向,近期将启动公开招标程序,并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老旧小区焕新颜,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连日来,九龙岗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如火如荼,通过“拆违治乱先行、投资建设并进”原则,切实改善镇域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基础配套完善。“9月25日以来,九龙岗镇集中开展违建拆除和环境整治,截至10月15日,在15个项目点位已拆除违建97处、拆除危旧房13处,有效保障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九龙岗镇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事关城市“里子”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大通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分为2个项目,即城市东部(九龙岗)片区、城市西部(大通街道)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这2个项目提升改造涉及的房龄普遍在20至30年以上,房屋老久,基础设施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城市东部片区(九龙岗)老旧小区改造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主要改造舜耕平房、五排楼等15个老旧小区,共计1040户,50栋楼,建筑面积约8.74万平方米。城市西部片区(大通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涉及32个老旧小区,120栋楼,1439户,建筑面积约12.86万平方米。其中,民主路片区、田大路片区为重点改造片区(完善型),其余为一般改造片区(基础型)。

“我们坚持系统性提升改造,包括实施片区内部破损道路修复、供排水等综合管线改造、房屋综合整治、环卫设施完善、休闲建设广场、公共空间整治、停车场地(含充电桩)、室外消防安防等设施建设,同时改造提升与小区相衔接的道路、排水管网等公共市政基础配套设施,让老旧小区脱胎换骨、焕发新颜。”大通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大通区住建局联合大通街道站后社区,积极推进“幸福家园”安置小区房产办证工作。“2020年4月‘幸福家园’建成投用,按规定满5年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共涉及900多户群众。”站后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8月份开始,社区按照楼栋梳理,手续齐全的有120多户,办证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有了不动产登记证这个‘红本本’,安置群众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居民史宏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潘雪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