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22 9:24: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我市多维路径筑牢“全灾种”防御体系

从“事后救援”到“事前预警”,从“单一灾种应对”到“全链条能力提升”,一套覆盖多领域、贯通全流程的应急防御网络正在我市加速织密,为群众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近年来,我市多维路径提升应急能力,全灾种防御体系正以“科技+机制”的双重发力,把安全防线筑得更前置、更牢固,让“灾害来了不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制度化建设,细化流程规范

为筑牢“全灾种”防御体系,我市建立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每半月至少现场排查一次采煤沉陷区安全隐患,推动采煤沉陷区安全防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煤矿、化工、建筑施工等14个重点行业领域2615家企业建立《淮南市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职工累计上报隐患4685项,闭环整改4660项,整改率99.5%,企业发放奖励金额61.68万元,使企业职工养成“企业安全我负责”的行动自觉。联合市检察院发布《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领域“府检联动”机制的意见》,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和行政执法活动,市检察院已立案42件,制发检察建议31件,全力助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专业化培训,科技化赋能

采用“理论+实操+场景”模式积极对接国债项目装备供应商,对配发给淮南海事中心、国有林场及乡镇应急队伍的5574台套,价值5211.4201万元的应急救援装备使用进行培训。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对全市从事应急避难场所工作的50余名业务骨干进行了授课,组织全市14处地质灾害点所在县(区)应急局、各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30余名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培训。开展“六类突出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专题培训,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线排查人员2300余人,餐饮、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从业人员47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应急指挥前突车、无人机、单兵、布控球、370M对讲机等91件(套)可视化保障装备实施“半月拉动”,常态化开展灾害现场信号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三断”应急通讯保障拉练。建立覆盖8个县区72个乡镇890个村的应急广播终端8937个,推动应急广播成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空中生命线”。

常态化督导,社会化参与

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考核办、消防救援局成立督察暗访组,围绕突出问题开展联合督查暗访75次。会同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局等10个部门“一对一”包保县区,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督导检查,市级专班连续11次召开专班调度会,下发交办单9批77件,交办场所777家、问题隐患1306处,完成整改1233处;挂牌督办14个工作推进缓慢乡镇(街道)、社区,召开挂牌督办约谈会,统筹协调解决人员密集场所“老大难”以及历史遗留问题。

依据国债资金项目装备在全市组建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综合保障5大类90支乡镇应急队伍1749名应急救援队员。根据《安徽省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和《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对淮南蓝天、淮南春申铁卫、凤台蓝天、田家庵曙光等10支救援队伍开展了以会代训。利用国企中石化淮南分公司对社会应急力量进行慰问的契机扩大宣传面,动员全社会参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应急能力。

(记者 鲁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