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招聘会“搬”进文化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招聘会“搬”进文化街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22 9:17: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招聘会“搬”进文化街
——田家庵区创新打造“文化街招聘夜市”

不必再在传统会场里挤破头!当招聘会告别单调展厅,“搬”进满是烟火气的文化街,求职这件事,突然就和逛市集、赏文创、品小吃撞了个满怀——今天,田家庵区1952文化街变身求职“新地标”,岗位与风景,等你来双向奔赴!

“你好,请问这个岗位具体做什么?有相关培训吗?”“我们店急招卤味师傅,您有兴趣过来试试吗?”微风裹着炸串、烧烤的香气,日前,田家庵区1952文化街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正在热闹上演……

不同于传统招聘会的严肃布展,这里的求职者端着奶茶、攥着简历,在小吃摊和招聘桌间穿梭——这是田家庵区人社部门创新打造的“文化街招聘夜市”,将就业服务融入城市烟火,让“找工作”变成一场轻松的“逛吃之旅”。

求职添新意,就业服务再升级

传统招聘会场地固定、时间集中,与年轻人“碎片化求职”“体验式消费”的习惯有时会脱节。而田区1952文化街作为城市“人气磁场”,近期每晚吸引数千人次流连,其中不乏待业者、兼职者和灵活就业群体。田家庵区人社部门敏锐捕捉这一场景优势,以“就业服务下沉、贴近民生需求”为导向,联合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和淮滨街道将招聘会“搬”进文化街区,试水“招聘+夜市”新模式。

场景即流量,触达群体更精准

文化街的核心客群与餐饮等服务业用工需求高度契合。活动前期,区人社部门联合街道摸排辖区企业用工缺口,重点筛选帮厨、传菜员、前厅管理等基础岗位,同时兼顾电商主播、短视频运营等新兴业态需求。求职者可根据兴趣“逛街选岗”。老街内一家土菜馆老板坦言:“平时招服务员要跑劳务市场,现在顾客里就有潜在应聘者,这次活动就收了4份简历。

服务”软着陆“,距离消融更暖心

区别于传统招聘会的”单向宣讲“,这里的服务更像”朋友聊天“。用小马扎支起政策咨询台,工作人员边聊天边讲解人社惠企利民政策;甚至有企业HR化身”美食推荐官“,边介绍岗位边推荐附近餐馆哪家招牌菜试吃,”味道好,工作环境肯定差不了!“这种”生活化互动“让求职者放松下来,企业也更容易展现真实面貌。

据了解,此次招聘活动邀请12家涵盖餐饮、文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参会,提供帮厨、服务员、收银员、电商运营、普工等近100个就业岗位,主要针对退铺渔民、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吸引300余名求职者参与。

暮色渐浓,老街的灯光次第亮起,这场”有烟火气的招聘会“,不仅为企业和求职者架起了桥梁,更让民生服务跳出了”会议室思维“,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诠释了”就业服务为人民“的初心。目前,田区人社部门正持续解锁更多新场景,把就业服务真正融入到城市的每一根”毛细血管“,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舞台“!

(记者 鲁松 通讯员 余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