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日军司令部:侵华日军掠夺淮南煤炭资源的铁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日军司令部:侵华日军掠夺淮南煤炭资源的铁证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19 9:24: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938年6月,日军攻占淮南,将大本营设在了当时的繁华重镇九龙岗。现如今,在淮南十四中老校区内,还保留有一座日式风格的四合院,就是当时日军修建的“司令部”。作为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之一,与大通“万人坑”、站后碉堡、秘密水牢等九处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记者进入淮南十四中老校区家属院,顺着笔直的南北向道路一直往南,南侧左边便有大门和文保指示碑牌,上书“日军司令部”。此处区域建筑已显陈旧,门口及对面均是巨大的枫杨树,有合抱粗,隐隐显露出这里过去曾是一处军事重地。此处建筑大门右边有专门设立的2个消防栓,除文保碑外,大门口左侧还另设有2块指示牌,其中不锈钢牌子上有“日军司令部”的介绍,另一块粗大些的木牌则是“文保单位安全责任公示牌”。指示牌上记载:“日军司令部为一砖石木结构四合院,建于1938年,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是日军侵占九龙岗时的办公场所,俗称司令部。”

淮南煤矿史料记载,仅仅7年多时间,日本侵略者强盗式的掠夺开采,严重破坏了淮南煤田的整体性,大大缩短了煤矿的服务年限,为以后的煤炭开采特别是解放以后的开采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世事变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并撤出后,原“日军司令部”建筑被当时的国民政府重新恢复为淮南矿路公司使用,并改为淮南矿路警察总所。1946年秋,在大院内南侧建立了淮南市最早的中学——淮南矿路员工子弟中学(为淮南一中、淮南二中的共同前身),以解决矿路员工子女教育问题。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不久后,此处的四合院成为了市公安局所在地。1956年,此处建筑移交给学校,作为学校办公用房。1966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市第十四中学,直至现在。2008年,由蒋雯丽自编自导的电影《我们天上见》,就曾在“日军司令部旧址”院内拍摄。如今,作为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这里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人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记者 张雪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