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尹芳轩:带领百名矿工投奔新四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尹芳轩:带领百名矿工投奔新四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13 9:23:2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从此拉开序幕。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淮南,强行霸占大通煤矿,实行惨无人道的血腥统治。淮南煤矿工人不愿做亡国奴,奋起反抗,寻找出路。抗战期间,有400多名矿工参加了新四军淮西独立团。在大通煤矿,矿工游击队队长尹芳轩就带领了100多名矿工投奔新四军,有力地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1942年底,新四军淮西独立团在八公山、舜耕山南麓一带活动。一方面在淮南矿区发展党员,建立矿工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另一方面扩大淮西独立团的抗日影响力,通过淮南矿区的抗日斗争,破坏日军的军力部署。淮西独立团通过努力,找到了一位最适合的人选,他就是早年参加皖北游击队的尹芳轩。尹芳轩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遇事沉着冷静,又在淮南地区生活过,了解当地的文化,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最合适不过了。不久,矿工游击队成立,尹芳轩担任队长。

尹芳轩参加新四军之前是位医科大学生。他来大通煤矿后,便利用学医的有利条件,想办法进入矿区里的医院,当了一名医生。尹芳轩利用医生的身份,通过替工人看病和到“大病房”查病房的机会,下矿井、串工棚,暗中向广大矿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传播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斗争事迹,不断提高矿工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有一天晚上,尹芳轩给一名刘姓工人看病,十分关切地与他拉家常:“你的老家在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工人说:“我老家就在本地赖山集,祖辈受穷。父亲给地主打了一辈子长工,后来生病没钱去医院,被病魔折磨死了。为了埋葬父亲,借了富农的高利贷,大哥、二哥帮他打了五年长工,账也没还上,大年三十又揭去了我家的锅!没有办法,母亲带着我来到大通矿。想不到在这里挨打受骂,忍饥受寒。”这时,屋里的人都已围上来,尹芳轩看了看大家说:“像小兄弟家这样的悲惨遭遇,在咱们中国有多少?咱们穷不是命中该穷,是鬼子、汉奸欺压的结果。咱们穷人人多,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跟他们斗,就能把他们斗垮,咱们穷人就能翻身!”这时大家围得更近了。尹芳轩压低声音,兴奋地对工人们说:“你们知道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到处打鬼子、杀汉奸,日本鬼子快要完啦!”

尹芳轩的一番话把大伙儿的心点亮了!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八路军、新四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大伙儿经常议论着,要是能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就好了!就这样,在大通煤矿,秘密联络网悄然搭建,矿工抗争渐趋组织化。他们传递情报、配合根据地斗争,为驱逐侵略者积蓄力量。日军高压下,大规模起义虽难实现,但抗争精神如黑暗曙光,鼓舞人们坚守。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尹芳轩已经联络了100多名煤矿工人,他们都期待能找到队伍,去战斗!然而,日本鬼子注意到了尹芳轩的活动,开始调查。此时,尹芳轩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后,决定立即将这批联络好的矿工带回部队。

1943年5月的一天夜晚,外面传来了鬼子、汉奸要大逮捕工人的消息。“大病房”里的工人们都在一块焦急地议论着,盼望着尹芳轩快来。晚上9点多,尹芳轩匆匆赶来,工人们立刻围上来。他严肃而镇静地说:“日本鬼子不顾工人死活,强逼他们到危险区域挖煤,今天还打死了我们的两名兄弟。现在他们要连夜抓人,我们必须行动!”在尹芳轩的带领下,大家一致决定攻打日军的九龙岗伪区公所。

当晚10点,战斗正式打响!队员们行动迅速果敢,击毙哨兵,冲出矿南门登上舜耕山,最后抵达新四军淮西独立团。随后,这批矿工和游击队一起被编入淮西独立团一连,尹芳轩为一连副连长,大伙跟随部队利用游击战、运动战、麻雀战等作战样式,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经历了大小多次战斗。

1944年6月21日,尹芳轩得知父亲因病去世,他回到淮南大通处理父亲的丧事,不幸被汉奸发现,最终被日军抓住。日军将尹芳轩投入水牢,严刑逼问,但尹芳轩坚贞不屈,被日军残忍杀害。

(记者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