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学技术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凝聚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多方创新合力,以实干担当激发科研团队、企业主体创新活力,以“科技店小二 创新赢未来”党建特色品牌紧抓党建品牌创建,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淮南力量。
突出政治建设抓党建,彰显引领力。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科学谋划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梯次构造党员队伍,2024年发展青年党员2名,到目前已经接收为预备党员。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一名党员获得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选优配强党务干部。成立局机关党委,从优秀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中酝酿候选人,机关党委班子7人中,担任正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5人,其中80后正科级干部3人。抓好活动开展。先后组织干部职工观看革命题材影视作品,赴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赴结对共建商业社区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赴寿县等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突出制度落实抓党建,提升组织力。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党旗领航、党员带头,文明创建做先锋”活动,开展文明创建结对志愿服务活动11次,70余人次参加活动,支持活动经费3万元。健全党建制度。制定《市科技局党费使用管理办法》《市科技局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制度》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建工作检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上年度查摆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抓好理论学习,严格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集中政治学习33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12次,党组会学习20余次,学习班子成员讲授党课7次。先后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教育片四场,观影人数达120余人次,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突出主业主责抓党建,增强服务力。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通过改进“文风”、改进“会风”、规范督查等举措增强“四个意识”,杜绝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充分发挥“科技店小二、创新赢未来”党建品牌作用,凝聚所属党员力量。先后获评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市“产业转型攻坚行动”党员先锋队。编制《市科技局投身“五大攻坚行动”争做“五个模范”活动工作方案》,按照方案部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多项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科技指标争先进位。2024年我市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创新指数达到112.1,增量居全省第5位,增幅达51.1%。全市通过认定高企169家,高企总数达到403家,在全省实现进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达761家,总量位居全省第13位,增速60.5%,居全省第3位。我市科技固投金额为6.6亿元,同比增长73.8%,增速位于全省第三位。2023年度我市R&D经费投入总量27.8亿元,居全省第11位,增幅15.35%。经费投入强度1.74%,居全省第10位,两项指标增幅分别居全省第5、6位。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聚焦科技强农,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8700余次,转化科技成果800余项,促进企业增收7.48亿元,村集体增收4.31亿元,农户增收3.22亿元。
下一步,市科学技术局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在政治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加强党员政治素养培育,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壮大党员队伍力量。制度落实上,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党建工作高质量推进。聚焦主业主责,紧扣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部署,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立足淮南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将党建工作与科技事业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注入“红色动能”,实现“党建+科技”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 徐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