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奶奶”爱公益 言传身教传家风
——记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杨维云家庭
“快乐学拼音,轻松识汉字,咱们今天又开始了……”每天下午四点半,杨维云的“喜洋洋拼音课堂”准时开播。她字正腔圆,讲解基础拼读,不时与粉丝互动。
今年75岁的杨维云退休前是一名语文教师。2021年,她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开直播,就想利用自己最擅长的拼音教学,办个“网上课堂”。她把直播间当作“三尺讲台”,为孩子和许多不认识拼音、说不好普通话的成年人义务授课,感动无数人。杨维云荣获“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银发知播”、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淮南市道德模范”等荣誉。杨维云家庭荣获安徽省文明家庭、淮南市文明家庭称号,2025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岁月不老、热爱不减,“银发奶奶”直播开课
“我有丰富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经验,闲着也是闲着,用什么方式能让我继续发光发热呢?”
“要不然您开个直播间,在网上义务给孩子们授课呢?”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杨维云向子女吐露了心声,子女的建议让她十分心动。
“我这个人性子比较急,说干立刻就得干。”杨维云说。
儿子、儿媳帮忙把小小的餐厅改造成直播课堂,直播手机也被换成了20英寸大屏幕,孙女还买来了LED灯,教她剪辑视频。2021年4月,杨维云成功发布了第一条拼音教学视频。这条视频,她反复录了20多遍,剪辑了好几个小时。
“因为我孙子特别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而我又姓杨,所以我给直播间取名为‘喜洋洋拼音课堂’,我觉得这个名字孩子们肯定会感兴趣并喜欢。”2021年5月17日,“喜洋洋拼音课堂”正式开播,在镜头前的第一堂直播课,杨维云讲了两个多小时,丝毫没觉得累。
刚开始,杨维云将受众定位为学龄前后的孩子,课程主要是“拼音教学”,后来又搭配教《弟子规》《千字文》等,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一段时间过后,杨维云发现直播间里“藏着”不少不会拼音、说不好普通话的成年人。为此,杨维云为这群特殊学生开设了“成年人零基础学拼音”公益课程。开播4年来,杨维云发布近2000条短视频,累计直播时长5000多个小时,拥有35.7万粉丝,最年长者80岁。
心怀热忱、夕阳更美,“公益主播”传承家风
老伴吴怀宝与杨维云走过风风雨雨57年,他深知杨维云的身体情况,担心直播影响身体健康。但杨维云的坚持感染了他和家人,老伴和儿孙成了她的“头号粉丝”。吴怀宝承包了家务,打点一切后勤,让她腾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直播时,他悄悄递上的温水、洗干净的水果、可口的糕点,默默地给予杨维云最大的支持。为方便杨维云教学,吴怀宝还动手把废旧的药品盒子做成可以灵活使用的拼音字母卡片。老伴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们的鼓励和支持,为杨维云的公益直播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天直播七八个小时,再加上四小时以上的备课,年过古稀的杨维云很快就累得住院了。“她讲那我不能停啊,我讲那怎么弄呢?于是,我把黑板给她背去,医院单独给她弄了个房间,每次她吊完水之后就开始直播。她的这种热情,任何人都扑不灭的。”吴怀宝说。
杨维云夫妇的言传身教,也引导着家庭成员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大儿子是我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人才,小儿媳妇曾获市委政法委颁发的“优秀网格员”称号,孙子、孙女们也都积极进取,向奶奶看齐。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杨维云将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美德根植于家庭中,既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也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贡献力量。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