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主业强创新 育新质生产力
——访市工商联副主席、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素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深耕主业、服务国家的信心。”近日,位于大通区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开挖产业园内,市工商联副主席、唐兴科技公司董事长唐素文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目光坚毅。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唐兴科技深耕非开挖技术二十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顶管机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前茅,参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上百项国家重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让我们更加坚定自主创新之路,现在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技术突破铸就行业标杆。”唐素文告诉记者,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营收5%,攻克了超硬岩破岩技术、复合地层适应性技术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手握17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1项。唐兴科技自主研发的“NSPD2200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和“RBP4900×6900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入选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其中矩形顶管机刷新国内最长单段顶距纪录。 2024年企业成功研制的“福水号”敞开式TBM成为安徽省首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硬岩掘进装备,填补了省内高端隧道装备领域的空白。“过去这类设备依赖进口,单台成本超亿元,如今我们自主制造的‘福水号’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40%,但性能毫不逊色。我们的设备不仅替代进口,更适应中国复杂地质条件。”唐素文自豪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我们始终以技术报国为己任。”唐素文表示,企业将超前地质勘测、物联网、远程控制等智能化技术融入产品,推动地下工程从“粗放施工”向“智慧建造”升级。唐兴科技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以技术实力托举大国工程。在莒南县水系连通工程中,8250米盾构隧道助力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周边生态和谐共生;在重庆电力迁改、沈阳于洪新城变电站扩建等项目中,唐兴设备凭借智能化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企业自主研发的泥浆环流高效携渣技术,大幅度降低施工废弃物减排,为绿色基建树立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这让我们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定。2024年,企业海外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蒙古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唐素文介绍,2016年企业试水海外市场,2023年马来西亚工厂投产,年产50台套顶管掘进机,成为非开挖装备“中国制造”出海标杆。
唐素文说:“过去我们跟着国际标准走,现在要让世界看到中国技术的硬实力。”从俄罗斯、沙特到新加坡、匈牙利,唐兴科技在全球设立代理网络,产品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唐兴设备以高稳定性赢得口碑。唐兴科技以“一主两翼,三型四化”战略为引领,推动管理全面升级。唐素文表示,企业生产厂区面积从2.6万平方米扩展至12万平方米,设备数量增长3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唐素文告诉记者,唐兴科技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近年来,企业每年为大通区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上缴税额1亿多元;疫情期间捐赠现金及物资46万元;连续多年参与金秋助学、精准扶贫,助力寒门学子圆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我们以行动践行承诺。”唐素文说。在抗洪救灾中,企业调配资源支援一线;通过产业帮扶带动贫困地区发展。“企业的价值不仅是创造利润,更要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唐素文感慨道。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