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春走基层 > 新春草莓红 畅享采摘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新春草莓红 畅享采摘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2/10 9:53:0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趁着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在八公山风景区玩了半天,下山再带孩子来南塘村摘草莓,一家人一起体会采摘的乐趣,真是悠闲又快乐。”2月4日,农历大年初七,在八公山区山王镇南塘村南塘春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草莓大棚内,游客张影一家人穿梭在翠绿的藤蔓间挑选个大、熟透的草莓,她欣喜地说:“没想到八公山下的草莓口感特别棒,吃起来又甜又红,有一股淡淡的牛奶香味,我们准备多采一些,带回去给家里亲戚尝尝。”

室外寒风凛冽,草莓大棚内生机盎然、果香四溢、暖意融融。记者走进一个个宽敞的草莓大棚,只见白色的小花点缀在片片簇拥的绿叶中,一个个饱满红润的草莓“探”出头,长势喜人。摘一颗大草莓放进嘴里,果肉柔软多汁、香气清甜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们提着果篮,悠闲地穿梭于垄沟之间,采摘、拍照,他们边摘边聊,畅享这份假日里的“莓”好时光。

“你们尝尝看,我们这的草莓口感绝对好。”南塘春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顺手采摘了几个红彤彤的大草莓,高兴地介绍说,游客入园就能随时品尝到新鲜的草莓,一点不用担心有药品残留,他们吃得也放心。

在农场入口处,记者看到高处悬挂的电子显示屏上清晰地标识了各个大棚的温度、湿度、氮磷钾含量等,7台环境监测站设备随时监测各个大棚内情况。“一台设备可以监测2到3个大棚,我们农场采用有机、无公害的绿色种植技术,对湿度、温度、有机肥料进行严格把控,所以种出来的草莓鲜甜可口,深受游客喜爱。”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农场与市农科院合作,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运用先进设备进行监测,提高了草莓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去年我们就来这里采摘过草莓还有其他的蔬菜,知道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有机的,吃着放心。”家住淮南高新区的王莉女士带着两个女儿专程赶来这里采摘草莓,她说,到这里采摘草莓,孩子们可高兴了,这种体验是不一样的,心情也特别好。

“中间两个大棚里是立体栽种的草莓,有白草莓、粉草莓,特别漂亮,我们刚才进去拍了不少好看的照片。”王莉边说边指给记者看。走进那两个大棚,长在“空中”的草莓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鲜红的草莓整齐地生长在高架上,果实饱满,惹人喜爱。“这两个棚是采用立体高架种植,这种种植方式相较于传统地栽方式每亩投入更大,但是这样种植草莓有了充足的光照和生长空间,果实颜色更加均匀,品质也更好。”该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农场建有24个蔬菜水果大棚,其中草莓大棚15个,一亩地草莓产量可达3000斤,其他大棚主要种植莴笋、生姜等蔬菜。

在农场的一角,记者看到一块大约2亩地的试验田,种植了十几列赤松茸菇,农场的工作人员小心地掀开覆盖的薄膜,仔细观察赤松茸菇的生长情况。“最近温度太低,预计气温升到15度以上,蘑菇就会长出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赤松茸是农场新培育的一种蘑菇品种,赤松茸生长周期短、出菇快,因为这种菇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

“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我们需要放眼未来,通过与市农科院专家合作,不断研究试验新的种植技术和模式。”该负责人自信地说,如果这批赤松茸菇试验培育成功,农场会扩大种植面积,既能满足游客采摘蘑菇休闲游的需要,也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