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推荐、专家评议和社会公示,2024年第三、四季度“安徽好人”榜单近日揭晓,线上拼音教学、公益路上不停歇的淮南经开区洛西社区退休教师杨维云荣获第三季度“安徽好人”,捐髓救父悉心侍奉、用孝行之爱呵护家人健康的淮南师范学院2024届毕业生潘正媛荣获第四季度“安徽好人”。
“快乐学拼音,轻松识汉字,咱们今天又开始了……”每天下午4时30分,杨维云的“喜洋洋拼音课堂”准时开播。她字正腔圆,讲解基础拼读,不时与粉丝互动。今年74岁的杨维云曾在小学任教30年,后又做多年幼儿园园长。2021年5月,杨维云在直播间开通了“喜洋洋拼音课堂”,为学龄前后的孩子进行公益拼音教学,随着直播课堂的继续,很多不懂拼音的成年人也纷纷加入学习。开播3年多来,直播间从最初只有几个人关注,到如今已经拥有35.7万粉丝,发布近2000条短视频,累计直播时长5000多小时。从三尺讲台到互联网平台,从孩童到成年人,授课方式在变,授课对象在变,不变的是她的教育理想、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的教育情怀。杨维云荣获“中国好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淮南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潘正媛是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获校奖学金,热爱公益活动,参加无偿献血。同时,她经常去学校的淮南好人馆参观,倾听好人的故事,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榜样,激发自己不断成长。2023年6月,潘正媛父亲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住院治疗。为帮助父亲战胜病魔,当时在读大四的潘正媛一边备考硕士研究生,一边频繁往返于淮南与南京之间,在骨髓配型仅为半相合情况下,于2024年1月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身患白血病的父亲迎来了治愈的希望。5月1日,经过4个多月的恢复治疗,父亲终于达到出院条件,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起来,潘正媛一家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父亲给了我一次生命,我也要给父亲一次新生。”潘正媛捐髓救父,用反哺之私诠释孝老爱亲人间真情,获评“淮南好人”。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