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其人其事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以盛放食物的方形器具。淮南战国楚王陵(武王墩)出土文物中有一组青铜簠,因为簠上有“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根据专家释读,“酓前”即“熊元”,这就将墓主的身份直指楚考烈王熊元。
熊元,一作熊完,楚顷襄王之子,出生年代不详。在史书记载中,熊元于公元前272年开始出场,当时是在黄歇陪伴下,以楚太子身份入质于秦。公元前263年,顷襄王病危,黄歇巧施妙计,熊元自秦都咸阳逃归楚国。顷襄王去世,熊元继任楚王,公元前262-前238年在位。
考烈王即位时,楚国都城是在陈郢(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公元前253年,楚国迁都钜阳(约在今安徽省太和县境内)。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直至楚国灭亡,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在安徽省域31年,其中在淮南市域19年,淮南的楚文化积淀因之被推至巅峰。
根据《逸周书·谥法解》:“大虑行节曰考。”“大虑”是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行节”是行动上自我约束和节制。“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就是在武功、安民、世业等方面都有成就。“考”和“烈”都是好谥,两者综合,就是好上加好。由其谥号可见,考烈王在历史上绝对是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可圈可点的正面人物。
沈国冰先生的历史随笔《楚考烈王记事》第29章总结了考烈王的“九大历史贡献”。这些贡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他25年执政生涯中日积月累的努力堆积,是他在与同时代列强王们的大比拼中逐步实现。本文根据时间顺序,对其历史贡献重新编排:一、挺身而出,为楚国赢得宝贵战略机遇期;二、邯郸取胜,楚国声望和影响大幅度提升;三、吞灭鲁国,拓展楚国疆域和领土;四、营建寿春,泽被后世子孙;五、改封黄歇吴地,成为开发沪苏浙先驱;六、担任纵长,发动第五次“五国攻秦”;七、迁都寿春,荆楚淮楚文化交融辉映;八、励精图治,实现晚期楚国发展和中兴;九、归葬武王墩,留下丰厚历史文化宝藏。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长期辅佐考烈王的执政大臣春申君黄歇随之在一场政变中被杀,考烈王的四个儿子相继成为楚王。公元前228年,楚幽王熊悍去世,幼弟楚哀王熊犹即位。两个月后,楚国再度发生政变,楚幽王被其庶兄负刍杀害,在朝执政的国舅李园与王太后李氏同时被杀,熊负刍成为末代楚王。
十年中发生两场血腥政变,在战国末年是列国绝无而楚国仅有,这就使楚国元气大伤。尤其是春申君黄歇突然遇害,使楚国准备在江东翻转腾挪的战略布局戛然中止,延宕到此时,楚国想不灭亡都难。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以李信和蒙武率兵20万伐楚,同时以昌平君担任楚国故都陈郢的最高军政长官。昌平君是考烈王为质于秦时,娶秦国公主所生,后来昌平君在秦国发展顺利,官至相国。
在楚国名将项燕指挥下,秦军遭遇楚军突袭,两个营垒被攻破,七个都尉被杀,楚国部分失地被项燕收复,楚军乘胜追击,进至故都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附近。通过史书的散乱记载,可以影影绰绰地发现,楚军这次难得的胜利与昌平君关系密切。
公元前224年,嬴政易帅,以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发动灭楚战争。项燕出动全国兵力,与秦军相持一年,说明最后的楚国还拥有相当实力。次年,王翦乘楚军调动,突出奇兵,击败楚军,楚王负刍被俘,昌平君随之被项燕拥立为最后的楚王。昌平君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最终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当时称王的国家很多,考烈王即位之前,吴、越、蜀、中山、宋等王国已经灭亡。考烈王在位期间,与他有交集的王只有周天子与战国诸强,包括周赧王,赵孝成王与悼襄王,韩桓惠王与韩王安,魏安僖王与景愍王,燕武成王与燕孝王、燕王喜,齐王田建,秦昭襄王与孝文王、庄襄王、秦王政。回顾楚考烈王与同时代列强王们的比拼较量,就可以深度感知他对当时的中国历史是多么重要!
考烈王忽悠周赧王债台高筑
楚国建国时的爵位是子爵,后来的楚君不满,与周王室关系一直相对紧张。周昭王曾“广批荆楚,唯狩南行”,结果“南巡不返”;周夷王时,楚君熊渠一度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三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其讽刺意味明显,既然你周天子是王,那我就是王们的爹。春秋时,楚君熊通(楚武王)请求周天子提升爵位,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愤然,“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从此楚国开始称王,将自己摆在与周天子平等的地位,周天子尽管愤怒,众诸侯尽管哗然,但无可奈何。后来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打的旗号都是“尊王攘夷”,楚国一直自称“蛮夷”,是霸主们“攘”的对象。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王室成员被问得战战兢兢,只能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而搪塞。进入战国,周天子在承认了三晋和田齐的诸侯地位之后,连象征意义也逐渐弱化,最终完全成为摆设。
楚考烈王即位时,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在位已经53年。当时东周王室已经分裂为两个更小的公国:西周公国建都洛阳,东周公国建都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周天子已经没有自己的领地,只能寄居于西周公国。周赧王时时担心,秦王哪天心血来潮,顺手牵羊就会将王室灭掉。
公元前257年,楚、魏、赵三国合纵,大败秦军,破解了秦军对邯郸的三年围困。邯郸之战的胜利,使考烈王熊元和春申君黄歇在诸侯中的威望空前提升。周赧王见联军获胜,也是兴奋异常,自信能借此机会重振王室雄风,于是“背秦,与诸侯约纵”。
在周朝历史上,衡量周天子与诸侯们的关系,用形象的话语形容,于西周是绝对权威,“我想咋办就咋办”;于春秋是平起平坐,“有事咱们商量办”;于战国是卑躬屈膝,“你爱咋办就咋办”。周赧王打算扭转这种尴尬局面,通过“约纵”来刷一回存在感。
公元前256年,合纵各国“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伊阙即龙门,是洛阳城南的天然门户;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原是韩国一座重要城邑,当时刚被秦国攻取。“天下锐师出伊阙”,既说明合纵大军是从洛阳出师,更说明东周王室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这次军事行动。“令秦无得通阳城”,就是隔断秦国本土与阳城之间的联系,让驻守阳城的秦军成为孤军,以便联军一举全歼。本来秦国对东周王室的存在并不介意,但周赧王挑头抗秦的行为激怒了秦昭王,于是“秦王使将军摎攻西周”,很轻松地就将洛阳占领,西周君“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归降,东周王室与西周公国同时灭亡。在国灭的同时,周赧王亦以59年的在位时长打破了西周穆王在位55年的纪录。公元前249年,居于巩县的“东周君与诸侯谋伐秦”,秦庄襄王以相国吕不韦“率师讨灭之”。至此,在中国已经维系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名号彻底消失,对周朝祖先的祭祀也彻底断绝。
其实这次诸侯合纵的真正主导仍然是楚考烈王。按照《东周列国志》演绎,齐桓公和晋文公争霸都以“尊王”为号召,楚考烈王有样学样,专门尊周天子发号施令,挑头抗秦。周赧王受到拥戴,喜不自胜,还下了血本,拼凑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作为“王师”,参加诸侯合纵,让西周君担任纵约长。王室养不起这支军队,周赧王为筹集军费,只能向洛阳富户借钱,还写了借条,答应伐秦获胜后,以战利品偿还债务。
周天子攻秦失败,但欠债总要归还,于是洛阳富户们手持欠条,纷纷前来讨债。周赧王无法面对,只得躲到洛阳南宫的一座高台上躲避,后来这座高台被称为逃债台,“债台高筑”的成语因此诞生。《汉书·诸侯王表序》云:洛阳“有逃债之台”。东汉服虔注云:“周赧王负债,无以归之,主迫(债)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可见《东周列国志》的故事情节虽有演绎成分,但来源却是历史真实。
(周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