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爱美的女士或者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家庭喜欢喷洒香水或者点燃香薰,达到熏香除味的效果。可是您知道吗?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香薰了。在淮南市博物馆内,收藏有两件陶香薰,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进行了采访,通过了解它们可以得知古时香薰的作用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人的生活风貌。
市博物馆讲解员蔡天羽介绍道,这是一组战国时期楚国的陶香薰,出土淮南高新区三和镇三元孤堆M12,其为甲字型中型墓葬。“左边的陶香薰盖直径110毫米,高78毫米,底部足径65毫米。右边的这件陶香薰盖直径113毫米,高115毫米,底部足径65毫米。”蔡天羽表示,“香薰是一种古代的熏香用具,战国时期的香薰通常由泥质灰陶制成,大多有盖子,形状类似于豆。它的主要用途是通过燃烧香料来散发香气,以达到除臭、净化空气、驱蚊等效果”。
蔡天羽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据资料记载,在室内熏香的习俗最迟于战国时出现,燃香之器可名熏炉,《说文》曰:“熏,火烟上出也。”也可以称作香炉,蔡质《汉官仪》曰:“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燻。”所燃之香原本是一种草本植物,名为薰草,它就是因用于熏烧而得名。《急就篇》中说:“薰者,烧取其烟以为香也。”《汉书·龚胜传》说:“薰以香自烧。”可见,最初的薰草和熏香是密不可分的。
薰草有特殊气味,古曰:“薰,香草。”但被称作香草的植物在古代却不止一种。以薰草熏香时,由于香草是草本植物,干燥后本身就是可燃物;而龙脑、苏合等为树脂类香料,需要置于其他燃料上熏烧。因此,由于所用香料的不同,熏炉的形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蔡天羽表示,早期豆形熏炉的炉身较浅,炉盖较平,为了使各种香草充分燃烧,往往在炉身下部或底部镂有进气孔,而在炉盖上镂有出烟孔,空气自进气孔进入炉内,香烟则从出烟孔散出弥漫室中。后期的陶熏炉之镂孔多为三角形,这在多地出土的香薰特征上都得到了印证。
蔡天羽介绍,战国时期的香薰大多都是陶制的,即便如此,陶香薰在普通人家里也并不那么普及。他们使用的香料因为燃烧时间比较短,导致香味延续时间短,那么,在香薰制作上的一些细节就能体现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陶香薰的形制,它的盘口比较浅,其上面的孔洞就是成三角形,这样的形制可以让空气进入量比较大,燃烧更加充分。”这两件陶香薰便为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据了解,优质的陶熏香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选用高质量的陶土,质地细腻、均匀、无杂质和气孔,这样能保证香炉的坚固性和耐用性,将陶土制成香炉的形状,然后进行烧制。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温度,以确保香炉的质量稳定。最后,对烧制好的香炉进行打磨和装饰,使其更加美观,不光造型规整,线条流畅,还要比例协调。无论是整体轮廓还是细节之处,如炉盖的纹理、炉身的装饰等,都要处理得精细入微。蔡天羽表示,陶土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优质的陶熏香炉能使香气均匀、缓慢地散发出来,营造出持久而宜人的氛围。
等到了汉代,香薰开始较为普及,大多数香薰也变成了用铜来制造。“在秦汉时,很多人家的房屋比较低矮,卫生条件不好,空气污浊,所以,人们有用香料熏染房屋和衣物的习惯。把香薰放置到房屋内,放入香料,烟气从孔洞中冒出,烟雾缥缈,香气弥漫,恍若仙境,也让整个空间的环境更加宜人。”
隋唐时期,熏香活动进一步普及,前期各种材质的香薰炉在唐代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且有所创新。特别是唐代进入到金银器时代,大量的金银质香薰炉开始在皇宫贵族中使用,乃至赠送或赐予僧家使用。
(记者 付莉荣 张明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