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化历史中,酒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传说在我们的祖先发现五谷可以食用时,就以其酿成酒醪饮用。
据考古发现,早在夏朝以前,酒器就已经广泛存在。因为在古时,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还是礼仪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所以随着礼制的形成与发展,酒器便成为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众多展出文物中,战国晚期楚国青铜器“兽耳衔环铜罍”便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酒器。
我国古代酒器异常复杂,有着不同的命名、形制、功能及组合,如铜器中的爵、觚、角、尊、罍等都是酒器,各有不同的用途,而罍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诗经》中经常提到罍,《诗经·周南·卷耳》说:“我姑酌彼金罍……”这里的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姑且斟满那酒罍。”说明罍在古代主要就是盛酒用的。又有《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有枓。”可见罍又有盛水的用途。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孙晓菲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罍”这个字由三个“田”与一个“缶”组成,“缶”在古时不光是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装酒装水的容器。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罍”这个字就是表示“缶”里装着三亩“田”的粮食酿造出的精华。孙晓菲说:“因为‘三’在古时也有‘多’的意思,所以它也表示很多粮食酿造出的酒盛放在这个容器当中,总之‘罍’寓意酒中精华。”而人们在喝酒过程中经常说到“炸个lei子!”“一口气lei掉!”中的lei其实就是“罍”字,人们想表达“多喝一些”的意思也就是从其本意中演变而来。
这件兽耳衔环铜罍1933年出土于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的楚幽王熊悍之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李三孤堆墓。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通过了解得知,1923年,当地农民在附近农田耕作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有鼎、壶、镐与带钩、镜、车马饰具等一些青铜器,由此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楚幽王墓的发现,拉开了楚文化研究的序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孙晓菲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其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其中以青铜器为主,人们比较熟知的有楚大鼎、集脰太子鼎、铸客升鼎等。出土文物中有部分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中展出,鼎、镐和罍等青铜器的大小、形制和作用各不相同,而在馆中所展的楚幽王墓葬文物中,这件兽耳衔环铜罍是唯一一件青铜罍。
在玻璃展窗前,孙晓菲指着兽耳衔环铜罍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它是直口、鼓腹、平底,器身两侧对称置有两个龙首形器耳,龙口张开向里,双耳上各有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圆环,环上雕有云纹,应该是作装饰用。仔细端详这件罍,其体较矮胖,青铜材质颇有质感,在造型结构和花纹装饰上都是端庄秀丽,风格清新,看起来简洁又不失大气。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查阅资料了解,作为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从商往后开始出现圆形罍,形式也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形。方形罍多为小口,圆形罍造型则多为敛口,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多作环形或兽首形。从商代晚期出现的罍,其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在纹饰方面,浮雕都比较低,没有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器物多处以夔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罍的样式和形制又有了自己的特色。据资料记载,楚国青铜器在每个时期呈现的风格不太一样,有着明显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地方风格,最后展现出楚人独有的审美和艺术特色,高超的铸造工艺和特别的铸造风格。这件“兽耳衔环铜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造型奇异,风格清新,依旧完好无损,是一件战国时期少见的青铜艺术品,对于研究酒器的演变和探讨楚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记者 付莉荣 张明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