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疏灯细语人家》
“那天刮大风,很冷,快递小哥登门送快件,我刚开门,他把快件递我手里,只说了声:风太大。立刻把门替我关上。他的这个举动,我没有想到,心里一下子很暖……”肖复兴说:不知为什么,就是类似这样的小事打动了他,让他难忘,总在心头盘桓:能够给予人温暖而难忘回忆的,就是这样一件件的小事,这样一个个普通人,甚至是陌生人。于是,他默默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对自己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是值得珍惜的,值得修为的。
《疏灯细语人家》收录了肖复兴散文新作50篇,有回忆、旧友、师生情、同窗情……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真实且生动地传递着生活中的智慧;字里行间袒露着人情冷暖、世事变迁,情味隽永绵长。书中的那些小事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领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在动荡的世界中,让人内心平静,不盲从,不慌乱,勇敢面对困难,激发勇气力量,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在肖复兴的笔下,生活不是单调无味的日常琐事,而是充满智慧与哲理的奇妙旅程。“一个老人,和一群孩子,在这个黑夜里,在这个偏僻一隅相遇。”在《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中,作者谈到:16岁的学生,夜晚带上同学逃离,准备乘火车到慕尼黑。“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都已忘记,可小说中那位老人和16岁孩子间的对话却始终萦绕耳边。”老人认为人生应分为四种模式:看、听、理解和向前走,并告诉那帮孩子: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只有慕尼黑,还有许多比慕尼黑更好的地方。
故事发人深省,16岁逃学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变得和老头一样老。老头还有他可去和要去诺伊泽伦,大家有属于自己的诺伊泽伦吗?肖复兴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美好,将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瞬间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意义。“我们九人是中学同学。1968年夏天,同坐一列绿皮火车,离开北京,到北大荒大兴岛同一生产队。”“宝存,在冰天雪地的大晚上,来回十二里来安慰他;四十一年前的冬天,哈尔滨街头冰雪覆盖,在风雪中奔走的老朱,只不过为买一本有作者小说的杂志;宗义手巧,让作者实现了书房梦……”
书中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作者讲述一个年轻人失恋的故事。年轻人请他吃饭,点了四道菜,分别是酸菜鱼、甜烧白、清炒苦瓜和辣子鸡。原来女友和他分手就点了这四道菜,以三年来两人恋爱中的酸甜苦辣来感谢他。“这女的,情商足够用,够绝的……”作者知道年轻人的不舍和痛苦,开玩笑建议年轻人补上一道汤——糊涂汤。年轻人一摆手,不同意:“他一摆手,说道,糊涂汤不行,是甩手汤!”好一个酸甜苦辣,不过就是甩手而已,三年感情分手后的苦涩淋漓尽致地涌现出来。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也正是如此才构成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大院里,街坊们的称呼,看似约定俗成,却含有长幼尊卑的道德传统,也有看人眉高眼低的世俗心理。”对有一定文化的、坐办公室的,一律称为先生;老宋和老张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但他们一个是饭馆里跑堂的,一个是建筑工地看料的,在姓前加一个老字,也算是一种尊重吧;外号,属于群众智慧的结晶,被公认全院最漂亮的女人,外号叫作“大美妞儿”,她分外得意。
时光荏苒,往往那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支撑着我们平常生活。肖复兴用他那独特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将那些温馨、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安逸,找到奋力前行的力量和方向。疏灯细语,点亮彼此,温暖彼此。在这个并不那么安静的动荡世界,愿我们以爱的力量去铺满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让岁月不声不响,让人不慌不忙,不攀比,不嫉妒,不妄想,任世事无常,凭心之所向,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花。(甘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