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聚力转型发展 助推中部崛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聚力转型发展 助推中部崛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5 11:26: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在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助推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围绕产业转型,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市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4条千亿级产业链。不断加强与省十大新兴产业工作专班、深圳商显协会、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省产业引导基金联系对接,统筹抓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旅及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强化招商引资,紧盯长三角等产业外溢重点区域,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先发地区派驻招商工作队,围绕七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高效招商,2023年1-11月,签约沪苏浙来淮投资项目134个,总投资591.43亿元。做好企业培育,结合“四送一服”“市级队”活动,全面梳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分级培育、动态管理、整体推进的方式,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培育。2023年1-11月,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4%。

围绕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深入开展调研,指导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科学制定“一区一策”实施方案,调整主导产业,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解决同质化发展问题。深化园区改革,开发区推行“管委会+公司”“小管委+大公司”管理体制,开展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岗定薪、以绩定奖”分配制度,激发内生活力。依法开展开发区赋权工作,下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科技成果登记、个体工商户备案等管理权限,提升开发区管理自主性。强化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2023年1-11月,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共实现“标准地”出让119宗面积6331.42亩,占开发区产业用地出让面积的98.12%。 提升载体规模,扎实推动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建设,1-11月,全市在建、已建成产业园共71个,入驻企业324个,使用面积约271万平方米,其中16个产业园使用率达到100%。加快项目建设,2023年1-11月,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在建重点项目282个,总投资283.28亿元。

围绕城市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动合淮同城化发展,我市连续4年印发合淮产业走廊年度事项计划。围绕园区共建,加大对寿蜀现代产业园指导支持,协调引入中电环保、达因汽车等企业,推动形成“新电汽”主导产业,在2022年度全省南北合作共建园区考评排名中位列第一。合淮两市共同探索市际毗邻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即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模式共建20.53平方公里的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目前合淮合作区一期4.98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新桥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电驱动二期厂房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二期标准厂房项目即将开工。推动闵淮结对合作,闵淮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率队开展互访、召开发展座谈会。2022年、2023年连续2年围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民生共享等方面制定《闵淮结对合作帮扶年度事项清单》,事项均已全部完成。闵淮两地教育、文旅、投促等12个部门签订合作发展协议,11个县区(园区)与闵行区街镇实现了结对签约全覆盖。揭牌建设闵淮科创产业园,成立合资运营公司,闵行区2名同志在淮办公;浦江镇与谢家集区合作共建蔡楚产业园,蔡楚汽车配件产业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中部崛起势头正劲,转型发展大有可为。下一步,我市将慎终如始抓好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更好融入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借势借力,厚植优势,聚焦产业、科教、交通等重点领域,不断增添经济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奋力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中部崛起贡献淮南力量。

(记者 李东华)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