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严)12月1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城管机动大队了解到,2023年以来,该大队坚持聚焦源头生产、中端运输、末端处置3个环节,多管齐下、精准发力,打造渣土运输全过程链条式管理,助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渣土车带泥上路对道路环境和空气都会带来污染,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这一目标,市城管机动大队在做好宣传的同时,狠抓渣土运输源头的管理。要求每个工地在准备进行渣土运输作业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完成工地出入口监控设备的安装、出入口道路的硬化、冲洗、降尘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及检验人员的配备等相关工作,经城管部门验收后,方可申报建筑垃圾产生量和处置方案,并委托已在城管部门备案登记的渣土运输企业负责承运,施工单位未完成上述工作的,禁止其开展渣土作业。一年来,市城管机动大队已累计审核发放单车准运证2782份,处置工地97处次,渣土223.3万平方米。
在渣土运输中间环节,市城管机动大队严格渣土准运审批,每台渣土车需安装北斗导航设备,与渣土管理平台实时在线对接,对核准的渣土作业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管,确保其在规定的时间、线路和倾倒点运输作业。同时,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工地周边主要路段、必经路段和主要时间进行随机检查,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应对渣土车违法问题,增强现场的执法力度。2023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51人次,执法车辆484台次,检查渣土车辆1433台次,巡查项目工地、渣土消纳场等3613处次,责令项目工地整改101处次。
据了解,对于渣土运输终点(建筑垃圾处置场或受纳点),市城管机动大队同样要求责任单位完成出入口监控设备的安装、出入口道路的硬化、冲洗、降尘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及检验人员的配备等相关工作,对裸露堆放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进行覆盖,防止扬尘污染。同时,加强对重点路段区域进行监控、蹲守和日常巡查,强化对夜间私拉、偷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监管和打击,维护渣土行业秩序。一年来,联合驻队交警开展夜查专项行动11次,查处各类违规运输车辆8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