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 打好卫生监督组合拳 绘制群众健康“同心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打好卫生监督组合拳 绘制群众健康“同心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2/20 15:26: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卫生健康监督系统多点发力助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创卫为民,创卫惠民,创卫靠民。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持续强化职业卫生监管,推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场所和“四小”行业场所卫生及生活饮用水安全提质增效,牢牢守护群众健康安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从小处入手,推动“四小”行业规范提升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我市着力打造公共场所示范点,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2023年全市共32家公共场所被评为卫生信誉度A级(优秀)单位。通过以点带面,带动了“四小”行业卫生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市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以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店等“四小”行业为重点,持续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整治。集中力量对全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针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坚持立行立改、跟踪督办,确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全面提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各区卫生健康监督机构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持续加强对“四小”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单位开展排查摸底,切实掌握“四小”公共场所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办理“四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351家。

从实处用力,推动学校卫生安全可靠

对全市449所各类学校全面开展卫生监督,进一步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评价;督促15所教学建筑、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学校及时改善教学场所采光照明条件,有效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

市卫生监督机构积极与教育部门协作对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扎实推进教学卫生和生活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构建卫生健康和教育等部门密切协作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学校提供专业健康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强学校卫生标准宣贯及应用,督促在淮高校校医院和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按标准配备。我市下发《淮南市市属中小学校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医教结合等形式,督促指导各县区、各学校配齐相关人员,目前我市中小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保健教师的配备率达77%。

从细处着眼,推动饮水安全放心舒心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做好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12月8日,市卫健委联合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和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举行“淮南市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淮南市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检验了各部门应对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全力保障饮水安全,今年以来,市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37家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对49家二次供水单位建档,要求实行专人管理,落实清洗消毒措施;对820个小区直饮水建立档案,严格按照要求公示卫生许可批件和水质检测报告;对8家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和2家二次供水单位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从严处监管,推动职业卫生落实落细

近几年,通过开展尘肺病攻坚行动、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等,市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已摸排企业713家均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申报,申报率100%。

与此同时,市卫生监督机构扎实开展重点行业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等,持续加大职业健康工作监管力度,全面提升职业病防治水平。(通讯员 朱盛兰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