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七季) > 寿州花木盆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寿州花木盆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5/9 9:35: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寿州人喜爱花草异木,古城人家历来在墙头上、天井中、盆钵里植种凤仙、月季、石榴、栀子、蔷薇、茉莉等具有观赏价值的花木,更有人家在住宅的门旁墙边院内栽竹种兰,及牡丹荷花兰花白玉兰等。风来雨过,闲听“龙吟细细”,细品“凤尾声声”。这种高雅的习俗,是古城几千年的传承,由来已久。

清光绪年间,距古城以北五千米处的“琅琊套”,是当时省内外驰名的“孙家花园”。这里自然风光奇绝,怪石嶙峋,山岗上下,遍布奇石:有的形如闪着青光的刀剑,有的状若走卧奔跑的牛羊,有的像凌空而降的巨人。园内一年四季,花草繁茂,古木参天。春日,百花争艳,清香幽远;夏天,万木垂荫,幽谷生风;秋季,红叶似火,菊花怒放;冬日,冰花玉树,琉璃世界。园中修建了楼台亭阁,石径幽道。小桥流水,日夜潺湲,音韵绵绵。“琅琊套”向来享有“秀甲江南”之美誉。那时省内外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逢夏入冬,纷纷来此避暑消寒。清末,孙家鼐后人孙梦平,古城内家中亦有花园,花园占地两亩有余,请有专职花师,从河南鄢陵县购来多船名花盆景,通过淮河运来城内,分植花园中,有罗汉松、龙柏、海棠、丁香、月季、玉兰等几十类,成为古城一景。如此孙家两座花园,于古城内外遥相呼应,一时传为佳话。

寿州人养花种草,从清至今,越来越多,几乎遍布全城,而且品位高、上档次。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美人蕉热情奔放,百合花是那样安安静静地展现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美,白色的,像穿上了一身雪白的连衣裙;粉色的好像男女爱情的百年好合。上百种花儿,春夏吐艳,香透古城,焕发出圣洁的光芒。

随着居民的住宅改善,寿州人养花赏花之雅兴极浓,购盆花、买盆景,置窗台、放案旁,点缀风景,美化环境。近年来,制作盆景者越来越多,制作盆景颇丰且有新意的,要数原寿县师范特级教师韩业霖,他制作的盆景,集南北派风格,取五大家之美,扬长避短,为己所用,盆盆有新意,景景诗味浓,或突出自然性,或保留枝片形,或取游龙式。有专论几十篇作品在《中国花卉盆景》等专业报刊发表。

与盆景并肩的姊妹艺术根雕,在寿县也卓有成就。自老前辈根雕艺术家许传先创作品千件之后,寿州后起之秀数不胜数。游走于寿州古城大街小巷,可见根雕作品纷呈。有飞禽、有走兽,更有人物。人物作品中有古典人物、神话人物,也有现代人物。这些人物形象,或站、或立、或仰、或卧,或以个体传神,或以天成感人,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些根雕艺术,巧妙自然,充满灵性,那鬃毛飘动的马、那骇人逼真的蟹、那翱翔天际的鹰、那高大威猛的鹿,或以神示意,或以神外化,件件作品形象,或似,或仿佛似,给欣赏者以更多的联想,起到了更深层次的艺术感染魅力,开辟了寿州现代根雕艺术新的空间与流派。

走进寿州古城,楚风花香,汉韵美景,楚花汉景,扑面绕眼,花香美景,溢满一城。愿你欣赏古城花,欣赏寿州景。这是典雅优美的古都花,是热烈奔放古寿州的景。(刘文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