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千方百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想方设法提升工业用地亩产“含金量”,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塑造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同类替代、资本运作、二次创业、腾笼换鸟……新招、真招、实招、硬招“四招”并进,千方百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想方设法提升工业用地亩产“含金量”。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工业厂房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稳妥处置工业闲置低效资产,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据市经信局介绍,全市已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525.8亩,盘活闲置工业厂房37.8万平方米,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塑造了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同类替代”盘活
安徽廖氏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同类替代”盘活,预计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年税收可达300万元。
廖氏玻璃科技公司和某玻璃制品公司都是以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企业,某玻璃制品公司因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产值下滑、经营困难,2022年10月,经谢家集区经信局协调,廖氏玻璃收购某玻璃制品公司工业用地60亩、闲置厂房13000平方米,在其原厂房进行生产,并于当年年底升入规上工业企业行列。
对于企业基础相当,所需厂房、设备、机械、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相似的企业,实行同类企业导入替代进行升级改造,利用原有停产企业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快速实现盘活替代,廖氏玻璃给出了成功示范。截至目前,利用“同类替代”盘活方式已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0亩,闲置工业厂房19000平方米。
“资本运作”盘活
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旧工厂”打造成经济增长“新亮点”。
某水泥公司因市场需求、自身经营管理等原因,产值下降幅度较大,造成258亩低效工业用地。近期,经市经信局协调,引入央企中农卓桦在某水泥公司投资建设冷链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亩均投资强度预计可达310万元。项目可承接淮南市及周边农产品及肉类冷冻、仓储、加工,以预制菜、食品深加工为主,项目运营期第2年预计年经营收入可达40亿元,创造税收3500万元。
我市鼓励各类资本参与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利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收购、协议转让等市场化方式盘活低效工业企业资产。截至目前,全市与资本运营结合,挖潜企业“发展空间”,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964.4亩,闲置工业厂房13953平方米,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二次创业”盘活
位于寿县寿蜀产业园内的果尔美果蔬保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进行改扩建,新上一条水果、蔬菜保鲜涂层及保鲜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生产线,盘活了厂区内低效工业用地18.81亩,闲置工业厂房5575平方米。
坐落于淮南高新区的盖天力医药控股集团华东药业有限公司在2021年亩均效益评价中,被评价为D类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降糖药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新产品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0.5g)两个规格均成功通过安徽省药监局认证,2022年度税收同比增长13.74%,今年上半年累计产值同比增长513%,实现产值大幅度增长,有效盘活了低效工业用地120亩。
工业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和现有厂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二次创业”盘活利用。截至目前,利用“二次创业”已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73.81亩,闲置工业厂房5575平方米。
“腾笼换鸟”盘活
利用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工业厂房让新项目尽快落地投产,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加快发展。
凤台县国晟异质结项目是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工业厂房的典型案例。该项目为凤台县政府与国晟资本、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年产5GW异质结装备、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等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规划占地面积538亩,有效盘活了原先企业低效工业用地192亩,闲置工业厂房55154.06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0亿元,亩均投资达1970万元,亩均税收可达167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加速“腾笼换鸟”,目前我市已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127.6亩,闲置工业厂房33.84万平方米。
资源高效配置和集约利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立足存量挖潜力,我市着力做好盘活低效闲置资源文章,以强有力的要素保障为企业提质增效蓄积实力。(记者 周玲 通讯员 张利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