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八公山文艺评论(第八季) > 屈子永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屈子永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6/28 10:23: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楚辞》

屈原的大量著作是《楚辞》基本主体。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曾辅佐楚怀王,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明法度,举能任贤,后遭谗害而去职,两度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一带。在流放期间写了大量诗词。作品反复陈述其政治理想,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表现出对楚国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其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采用大量神话传说,塑造很多鲜明生动的形象,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由于楚国政治腐败,国家日益衰落,世风日下,民生凋敝,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遂于端午日投汨罗江,成为千古悲歌。

《楚辞》冠为书名,顾名思义,不难理解。用宋人黄伯思的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而谓之‘楚辞’”;还举例说:如羌、蹇、纷、侘傺都是楚语;兰、 、蕙、若、蘋和蘅者,楚物也;沅、湘、江、澧、修门和夏首者,楚地也,故以“楚”名之。这是对“楚辞”最通常的字面解释。不过“楚辞”还有一种含义,即,它是一种文学体裁。

作为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六言句为主要句型,又参杂五言或七言句型,在句中或句尾赘上“兮”或“些”语气词。这便是典型的《楚辞》。《楚辞》作为文学体裁,当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因而被称为“骚体”。一般都认为屈原的作品是骚体文学的高峰。这座高峰既有淋漓酣畅的雄起壮丽,又有作者回肠荡气的忧愤心声,堪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楚辞》既是优秀的文学名著,又包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屈原是毛泽东最为敬重的一位诗人,《楚辞》是毛泽东终身喜爱阅读的书籍之一。1957年,他安排身边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当时大约收集了五十多种。他多次阅读评点。1961年秋,毛泽东挥毫写就感人肺腑的《七绝·屈原》,凭吊和称赞屈原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操和高尚人格,赞扬屈原坚守正道、不屈于邪恶势力的英勇无畏的光辉形像。1942年,郭沫若创作话剧《屈原》,歌颂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意在揭露和控诉国民党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迫害抗日志士的罪恶行为,以激励爱国志士愤起斗争,唤起人民抗战到底。今读《楚辞》屈作和过端午节,我们既要把屈原作为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来景仰,更应当将其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来尊崇。(胡占昆)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