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淮南日报第三版副刊“淮河”刊载拙文《陆游出生在淮南“淮之湄”》。文中引用了陆游诗句:“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船生我淮之湄。宣和七年冬十月,犹是中原无事时。”又引用著名学者于北山《陆游年谱》中的一段:北宋宣和七年,“宰由寿春赴京师(开封),中途泊舟淮河岸。十月十七日平旦,大风雨,务观生”。然后得出陆游出生于淮南“淮之湄”的结论。查《公历和农历日期对照》,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为公历1125年11月13日。
文章刊载后,在读者中引起一定反响,除了当面肯定外,在朋友圈转发时也得到如云点赞。其后,淮南市政协《文史资料》第19辑选编了笔者的《陆游的淮南情节》一文,相当于对陆游出生于淮南的结论进行肯定。不久,寿县政协《文史资料》第8辑将标题改为《陆游出生在寿春“淮之湄”》而将全文选用。
但是也听到争议。有朋友指出,陆游的父亲陆宰“由寿春赴京途中,泊于淮岸,此时的寿春府在淮河北岸即北寿州,而非时下的寿县,当是岸之北凤台县新城。泊的当为淮河湄城之地,当今高皇的汤渔湖一带,即今程小湾附近。”按《尔雅·释水》,“水草交为湄”,所以“淮之湄”应是指淮河岸边水草丰茂的滩涂地。朋友谓“当为淮河湄城之地”,湄城见于《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径梁城,临侧淮川,川左有湄城。淮水左迤为湄湖。”据清末《水经注疏》,湄城“在今凤台县东北”;又“下蔡东北八十里有湄陂,即湄湖,今凤台县东北境,淮河北岸焦家湖北,又东至高皇寺南,滨淮洼下地皆是。”湄城、湄湖与朋友所云“高皇汤渔湖一带,即今程小湾附近”的地理方位一致。
由此可见,争议的焦点并非陆游是否出生在淮南,而是陆游的出生地即“淮之湄”到底是在寿县、凤台县,还是潘集区。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得弄清五代北宋时的淮南地区沿革。唐代寿州州治寿春县,五代改寿州为忠正军。《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释“忠正军”:“吴升寿州置忠正军,治寿州(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长丰等县及淮南市部分地区。南唐改名清淮军。周显德三年(956年)复名忠正军,移治下蔡(今寿县北)。”后周置忠正军时,南唐清淮军(即原忠正军)犹在。后周与南唐战争爆发,周世宗驻跸下蔡,指挥战争,于是在下蔡新置忠正军。次年三月,南唐寿州为后周占领。战后,寿州城池破坏严重,清淮军亦不复存在;后周忠正军依然,直至北宋。根据《宋史·地理志》,扬州西路忠正军于“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寿春)府”,辖下蔡、安丰、霍邱、寿春4县,下蔡县为寿春府倚郭县,即府治所在县。下蔡县治所位置即今凤台县城。下蔡与寿春两县近在咫尺,故习惯上称下蔡县为北寿春,寿春县为南寿春。
淮河从西边流来,在淮南市域内依次流经寿县、凤台县和潘集区。陆宰“由寿春赴京师”是溯淮而上,潘集区高皇镇在凤台县下游约40公里,无论是从寿春府治所下蔡县出发,还是从寿春府所辖寿春县出发,都不会经由潘集区,因此陆游出生地在潘集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陆宰在寿春官任淮南西路提举常平,从政和年间(1111-1118年)至宣和六年(1124年),在寿春居住短则6年,长则14年,因此于寿春“邑中亦薄有东皋(田园)。”其后陆宰转任淮南东路(治所在江苏省扬州市)。次年,陆宰调任京西路(治所在河南省洛阳市)。调任途中,因寿春“地方人事稍熟稔故”,顺便再看顾一下“东皋”,于是陆宰在寿春短暂停留。再度启程后,遭遇暴风雨,舟船在“淮之湄”停泊躲避,陆游出生。
又次年为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八日,直秘阁、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落职,送吏部”(《宋会要辑稿·职官69》),陆宰于是“南迁寿春”(于北山《陆游年谱》)。陆游自己也说过,“先君坐御史徐秉哲论罢,南来寿春”(陆游《文集·跋周侍郎奏稿》)。陆宰“南移寿春”,“斯时金兵正围困京师(开封),地方溃兵游勇,乘机骚乱,守令不能制。宰无官守,无逗留必要,故匆遽间又携眷南归,时务观不过三、四岁”(于北山《陆游年谱》)。由此可见,陆游在淮南“淮之湄”出生,到陆宰“落职”再回寿春,这时陆游最大也不过半岁或稍多。其后陆游随父居留寿春,时间约在3年左右。
朋友认为,“寿春府在淮河北岸即北寿州,而非时下的寿县,当是岸之北凤台县新城。”那么陆宰陆游父子所居寿春到底是寿春府所治下蔡县,还是寿春府所属寿春县,这又得弄清北宋的淮南西路治所。淮南西路是北宋15个一级行政区域之一,按《宋书·地理志》,淮南西路辖寿春府和庐(治今安徽合肥市)、蕲(治今湖北蕲春县)、和(治今安徽和县)、舒(治今安徽潜山市)、濠(治今安徽凤阳县)、光(治今河南潢川县)、黄(治今湖北黄冈市)等7州,以及无为军、六安军,共33县。寿春府为淮南西路首郡,府治下蔡县应同为淮南西路治所。
淮南西路所辖33县中,32县皆在江淮之间,唯有下蔡县位在淮河之北,这对辖区治理颇多不便,因此一直有人质疑,淮南西路治所是否设在下蔡县?如合肥就有学者提出,“安徽合肥:北宋庐州为淮西路治,‘淮右首郡’毫无争议。”作为淮南人,对这种说法当然不愿赞同,但还有一种说法颇为同感。散文作家董光巨在《千年古城话寿州》中说,后周与南唐之间“残酷的战争把寿州城毁坏殆尽,战后州治迁往下蔡(今凤台),直至北宋末年才恢复重建,并回迁寿春。”陆游出生正是在北宋末年,只不过不清楚董光巨先生所云寿州“回迁寿春”的依据何在。
且不说后人如何讨论,而陆宰陆游父子均以寿春为现在的寿县。陆宰说过,“初在寿春,建刘仁瞻庙”。陆游《家世旧闻》也记有此事:“寿春县,古寿州也……先君为淮西提举常平时,始为仁瞻筑庙。”刘仁瞻是南唐名将。后周南唐战争期间,刘仁瞻坚守寿州孤城,因病危捐躯,周世宗对这位敌方将领非常敬重,追封他为彭城郡王。当地人在汉淮南王刘安庙中立刘仁瞻塑像以示纪念,有人觉得不妥而作诗讥讽。陆宰一到寿春,即为刘仁瞻单独建庙。由此可见,不管淮南西路治所何在,但陆宰的提举常平官署以及自家的居地应是在寿春县。陆游到底出生在下蔡“淮之湄”还是寿春“淮之湄”,通过陆宰陆游父子的各自说辞,读者心中应该有答案了。
感谢朋友的质疑,通过引经据典的释疑,反而使陆游出生在淮南,并在淮南居住过数年的结论得到坐实。(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