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谋定攻坚目标 聚力攻坚突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谋定攻坚目标 聚力攻坚突破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17 10:42: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高新区“五大攻坚行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淮南高新区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信念,聚焦工作重点,坚持以项目引领“五大攻坚行动”,抓好清单化闭环管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了园区力量。

攻坚产业转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淮南高新区锚定新型显示、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延伸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增强。新型显示产业链条持续完善,新引进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智能触控显示一体化及VR/AR元宇宙应用、宇盛智能显示终端等项目11个,累计入驻31个。大数据基地建设快速发展,新签约并开工建设白山云盾服务全球中心、淮南软件信息与制造产业园、中科星蓝淮南数融产业园等项目13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引进了明然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生产基地、淮南创维商用车、创源动力科技3个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平台逐步完善。制造业方面,建成高新产业园一期、二期共65万平方米产业平台,已入驻企业31户。开工建设28.8万平方米高新产业园三期,推进77万平方米高新产业园四期前期工作。科创产业方面,建成“双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江淮云、智慧谷等33.3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已入驻企业超100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高新区科技信息产业园竣工交付。产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9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新组建、认定省级工程中心3家。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加快建设,淮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

攻坚城市更新,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淮南高新区围绕“提升核心片区、打造东部片区、谋划高铁片区、加快建设产业园片区”思路,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体系。

道路设施加快建设。新开工支经八路、南纬四路等支线道路12条,通车里程4.7公里,基本形成“十四纵十二横”主次干道路网;新建停车位1100个,累计达5.5万个。公共配套能力加快提升。义务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开工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春分中学两所学校,建成高新区中心幼儿园,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达13所。优质医疗资源持续集聚。加快高新区人民医院建设,持续保障山南综合医院、市中医院迁址等项目施工,加快推进高新区文化产业中心、奥体特色文旅商业街、人民公园城市之窗等项目前期工作。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开工芙蓉苑二期二标段保障房1500套,建成紫荆苑、香樟苑五期三标段项目保障房1600套。截至目前,淮南高新区已投资84.5亿元建成10个棚户区项目,建成1.44万套,已安置1.21万套,有效满足回迁群众安居需求。

攻坚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工作新局

淮南高新区持续扩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进展顺利,托管土地7000亩,超额完成2022年度目标任务。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投入350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辖区村级自来水管道敷设率达到94%;投入458.5万元对三和镇徐洼等3个村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投入670万元对马厂村进行整治,村容环境大幅改善;投入191.6万元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年清运垃圾约1500吨;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完成100座户厕改造任务。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工作稳步开展。充分发挥257名网格员作用,针对366户脱贫户、14户监测户的实际需求,一对一制定帮扶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攻坚生态修复,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淮南高新区以城市公园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公共空间绿化、水系治理、污染防治等基础工作,持续扮靓城市生态之美。

升级改造城市公园。完成人民公园、周集坝公园、E水系公园南片区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推进E水系北片区建设。通过成片区更新绿化景观,城市颜值品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态水系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汤洼大坝公园,积极谋划马厂水库、胜利大塘等水系建设,串联形成“九纵两横”水系系统,形成依山傍水的宜居之地。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2022年,完成2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园区荣获“淮南市第二十届文明单位”称号。

攻坚社会治理,护航群众安居乐业

淮南高新区聚焦精细化服务管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护航辖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网格服务管理更加精细。招聘专兼职网格员162人,设置网格长72人、网格指导员7人,绘制了区镇村(居)三级网格图。基层治理平台更加完善。区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矛盾调解和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功能资源共建共治共享,三和镇全国模范司法所提升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平安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投入资金860万元,建成覆盖拆迁安置小区、公租房和廉租房7.34万人口的智能化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体系,三和镇获得“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吕天然 王诗尧)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