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认真做好流调溯源助力疫情精准研判工作纪实
3月26日,凤台县人民医院在对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万某某核酸初筛为阳性,拉响了淮南的防疫警报。
“您好!我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流调组成员,请您放心接听,您所提供的内容,对我们做好疫情防控至关重要,非常感谢!”凤台县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快速展开。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的重要依据。能不能有效控制增量,关键看流调溯源速度够不够迅速、够不够精准。
“流调溯源是为了尽快搞清楚疫情发生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第一时间控制传染源,找到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为科学精准防控赢得主动权。”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流调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自3月26日以来,全市流调员迅速集结,闻令而动,24小时待命,通宵达旦、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成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隐蔽战线上的“侦察兵”。
“三公(工)”协同联动,流调溯源高效精准,尽快查清传染源、阻断传播链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不打无准备之仗,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前提。
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指南》,我市建立完善了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工信(通管)“三公(工)”协同的现场流调溯源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强化信息高效流转和业务密切协同,快速有效判定风险区域、风险人群,为及时实施管控、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实施定格战法,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流调组,由一名副市长任组长,负责督促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信息统计分析研判工作,指导县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督促落实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和重点人群管控,下好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一盘棋”。
各流调组汇聚了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工信(通管)等部门的人员、技术和专业知识优势,为打好整体仗、合成仗打下了坚实基础。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科学研判流调溯源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公安、工信(通管)等部门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汇聚多源数据,支持风险场所判定和管控,风险人员判定、落位、追踪和管控等工作,确保尽快查清传染源、阻断传播链。
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们,对疫情的每个细节刨根问底、抽丝剥茧,寻找“丢失”的记忆
与病毒战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疫情发生后,为尽快查清传染来源,切断疫情扩散蔓延链条,凤台县卫健、疾控、公安、工信(通管)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成立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组,开展流行性病学调查,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当好疫情防控的“侦察兵”。
“您好,我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流调员,有些情况关联到您,现向您调查核实,请予配合,谢谢!”“麻烦您回忆一下,3月27日去过哪里?都见过哪些人?都是在什么地点?”……这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流调员高帅的工作常态。
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流调员就是在和病毒赛跑,我们跑得快一点,病毒就会传播得慢一点,有的时候需要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开展现场流调处置工作,进行相关区域的信息收集和研判,对疫情的每个细节刨根问底、抽丝剥茧。大家一边打电话问清关键信息,一边在草稿上画着关系图谱,犹如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高帅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流调组成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平均每人每天都要打上百个电话,一遍遍问询,嗓子哑了、就含个润喉片,眼睛涩了、就滴点眼药水,实在困了、就趴桌上眯一会。
4月4日,八公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发布《关于寻找无症状感染者同轨迹人员的通告》,流调溯源工作之前已全面展开。“这几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接触确诊病例后又接触了谁?坐了哪些车?去了哪些地方?过程中有没有规范佩戴口罩?接触的对方有没有佩戴口罩?”……对这些问题,八公山区疫情防控流调员吴婷已烂熟于心。她说,要找出密接、次密接最基础的功夫就是问,不厌其烦,刨根问底,打破砂锅地问。
“每天打上百个电话、查无数次监控、走街串巷走访,把每一例患者确诊前的生活轨迹还原,摸清楚他们详细行程轨迹。然后找出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再找出密切接触人群的密切接触人群。”大通区支援凤台县疫情流调人员卜明涛说,将这些人找到后要进行集中隔离,进而快速掐断病毒可能的传染途径,避免更多人被感染,这也是流调工作的意义所在。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以最快速度拓展病例接触网,助力精准研判疫情、科学快速处置
“流调溯源重在以快制胜,我们主要是精准‘找’人,努力跑赢病毒。一接到指挥部指令,我们立马行动,晚一分钟就有可能造成更多人感染,形成传播链条。”田家庵公安分局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专班组联络员吕海波告诉记者,大数据赋能精准流调,流调组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以最快速度拓展病例接触网,将隐藏在社会面上的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出来的同时,与流调员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科学判定潜在感染者,精确查明人员活动轨迹,确保流调工作经得起复盘检验。
3月28日夜,田家庵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下发指令:一名女性发烧人员在田家庵区就诊后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其家属在田家庵区有多日活动轨迹。接指令后,流调组成员迅速行动,百余次电话查证、多区域联动、多部门联合马不停蹄地实地核查……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到4个小时,流调组成员就初步核对出与该女子家属次密接所有人员,并一点一点回放了出入场所27个G的监控录像信息,将搭载该家属的4名出租车司机从海量数据中梳理了出来,及时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7个G的视频信息回放完,吕海波的眼睛再次模糊了,他简单滴两滴眼药水,又投入到材料信息编辑整理中……“由于核查指令随时可能下发,专班民警必须不分昼夜,随时跟进。”吕海波说,他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到女儿了,女儿给他发视频,他也匆匆打断说“爸爸忙,一会回给你。”说是一会,一会他就忙忘了……
“年轻同志照顾孩子,我家里没有负担、回家也没有事,我可以天天在单位值班。”57岁的田家庵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王平主动请缨,要求每天值班。“王大队你腰椎劳损,不适合加班熬夜,我身体棒、我来值班!”治安大队办案队队长倪磊说道。倪磊爱人是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一线,夫妻俩主动克服困难,把两个孩子交给80岁高龄的老人照看,双双投入战疫战斗。
“又快又准,科学精准的流调溯源,为疫情防控赢得了主动权。”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流调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以流调溯源为基础,我市快速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第一时间做好道路、社区及村居管控,加快集中隔离场所建设,做好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救治,加强市场供应、急病就医、紧急救助等工作,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在逐步落实落细,为尽早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夺取疫情防控胜利奠定了基础。(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