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放心了,如厕不用出院子,即便是下雨下雪,我也不用担心老父亲和老母亲上厕所滑倒了。”这是近日,凤台县尚塘镇南李村村民刘文海对改厕工作的感谢之言。
刘文海的父亲刘景辉和老伴都已年逾七旬,一年前,他家的厕所还建在房屋后面,白天如厕还勉强凑合过去,遇到雨雪天泥泞路滑,特别是夜间上厕所苦不堪言。“以前有多次夜里上厕所,从院子里出来绕一大圈到屋后,因年岁大了,脚底下不利索,摔倒很多回,可受罪了!”刘景辉老人很委屈地说。
“我家自从建好三格式新厕所后,粪渣粪液一点也没有气味了,你看用它浇的菜长得多旺盛,纯绿色无公害,吃着放心!。”当天,刘文海的邻居袁维兰一边用粪舀从化粪池就地清掏沼液浇菜园,一边夸赞政府改厕新成效。
近年来,凤台县把农村改厕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有力带动了整体环境卫生的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凤台县农村改厕涉及15个乡镇,2013年以来全县共完成户改厕38700户、建公厕184座,改厕达标率87.5%。群众满意率97%以上,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17年以来,凤台县已改建截污纳管户厕5404户、公厕40座;积极探索粪污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出三种资源化利用模式,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增添新的活力。
“我们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注重过程把控,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全程运维。县改厕办制定了一张管护网、二级督查制、一项考核办法的121工作法,形成县、乡、村和运维企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据合作单位运维企业、安徽利是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分别在朱马店镇、杨村镇等5个乡镇建成改厕管护维修服务站,配备专兼职管护人员161名;建立一套宣传、巡查、清掏维修、应急处置、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网格兼职管理员和工作人员460人。
凤台县在资源化利用上总结出鼓励农户就地资源化利用、粪渣粪皮制作生物肥料基料、签约农业大户实现共赢等三种运作模式:除改厕户直接将粪液用来浇菜园、果园、花园的等“五小园”,提高蔬菜品质外,县改厕办与几家化肥生产企业合作,将抽取的粪渣粪皮干湿分离,制作生物基肥。运维企业与全县4家种粮大户、2家合作社签约,就近在田间地头建成30至40立方的二次发酵池6座,将二次发酵后的粪液作为生物肥料提供给种植单位,使种植单位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彻底解决了厕所粪污处理去向,合作双方实现了共赢。
“小改厕,大民生,通过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严把改厕质量、建立完善机制,做到建管并重,继续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好路子,确保农村改厕建一户、管一户、用一户,真正改进群众心坎里。”凤台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