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剪影
锣鼓锵锵,乡情悠悠。
日前,在凤台县刘集镇孤山村,大型推剧古装戏《换命兄弟》、现代推剧小戏《帮扶情缘》《一封家书》《四老爷坐独竿轿》和花鼓灯舞蹈表演等精彩节目次第上演,不时博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把一批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优秀剧目搬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2022年凤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拉开大幕。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
深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有力举措,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凤台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到了组织有序建立、活动有力开展、作用有效发挥。
对标建设要求,精心谋划部署
凤台县高规格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查考核。坚持一体推进,注重整合资源,严格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机构、有标识“六有”标准,组建了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7个乡镇文明实践所、251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全域覆盖,同时确定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安排、组织保障,提出了“14536”工作法,即“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六个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聚焦思想引领,加强理论宣讲,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重要平台,组织理论宣讲骨干,深入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宣讲”“举旗帜·送理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切实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突出志愿服务,创新工作主体
凤台县重点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支“两委”、致富能手和新老乡贤中招募志愿者,广泛发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类人才,让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更富成效。
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116个,注册志愿者达到8.8万余人。对接群众需求,群众需要什么,就开展什么内容的文明实践活动。针对广大农民关心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邀请省市县相关农业专家教授,深入到村、社区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结合“三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春会集镇上,发放农业科普宣传资料,帮助群众搞好春耕田管。在农业、环保、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给一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配备了关于生态环保、地震知识、气象知识、农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帮助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技能。
围绕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
凤台县注重城乡一体,结合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县,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最美家庭、“凤台好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累计选树“好人模范”226人,如2021年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蒋荷芝、荣登2021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的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胡常引和入围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运用榜样力量的城关镇“吴修朗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服务队”等等,引导群众见贤思齐。
同时,凤台县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一约四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俭办、陋习禁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居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喜事新办,抵制大操大办、炫富比阔,弘扬时代新风。充分发挥花鼓灯、推剧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编排了推剧《鸡毛蒜皮》、快板《移风易俗唱新风》等节目,在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巡回演出,对促进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道德觉悟,共同抵制婚丧陋习,形成文明、节俭的社会风气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创新文明实践,贵在顺应时代发展。凤台县紧密围绕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倾听民意,抓住重点,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高度、新厚度、新温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既贴合时代主题,又贴近群众实际。
据初步统计,仅新春以来,凤台县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相继开展了2022年度“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共40场次,刊播展示新一批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公益主题广告310处、2200余张,开展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活动42场次。(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徐艳友 花明)